“中国人不守信用,在19世纪年间白纸黑字签了永久割让土地条约,如今却要反悔!”2

如梦菲记 2025-09-27 10:45:22

“中国人不守信用,在19世纪年间白纸黑字签了永久割让土地条约,如今却要反悔!”2000年,英国教授泰勒当面怼金一南,谁料,金一南一句话,便堵得教授哑口无言。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0年的伦敦,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的一间课堂里气氛骤然紧绷,台上讲课的教授泰勒突然转向一名来自中国的学者,当着数十名学员的面,抛出尖锐的质问。   他提高声音说:“中国人不守信用!十九世纪签下的永久割让条约,如今却说反悔,这算什么?”话音落下,全场顿时安静下来,许多军官的目光都投向了金一南,想看他如何应对这一指责。   金一南缓缓站起,没有急于反驳,而是平静地抛出一句反问:“教授,请问在坚船利炮的威胁下被迫写下的条款,算得上什么信用吗?”这句话让原本自信的泰勒微微一滞。   所谓的“白纸黑字”,若是枪口顶在额头下签下的字迹,从一开始就失去了正当性,金一南指出,十九世纪的中国没有选择余地,那些条约是城下之盟,是在国家存亡之间的无奈妥协。   回顾那段历史,1842年的《南京条约》拉开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序幕,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不仅被迫赔偿白银两千一百万两,还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这笔赔款相当于当时清廷一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为了筹集银两,朝廷层层摊派,百姓只得卖田产、典家业,甚至被迫流离失所,街巷间的穷苦与哀嚎,成为那段岁月最沉重的背景。   不平等条约远不止于此,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那座汇聚无数珍宝的皇家园林被夷为焦土,随后清政府又被迫签下《北京条约》,九龙司被割走,北京城更是遭受劫掠。   几十年后,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李鸿章赴日本求和时,只能接受对方事先写好的条件,《马关条约》让台湾和澎湖被割让,清廷还要再赔两亿两白银。   对一个民不聊生的国家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那时的中国百姓,多少家庭为了交税,不得不卖儿卖女,这些痛苦都真实刻在民族记忆里。   而最沉重的一次打击是1901年的《辛丑条约》,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强迫清政府赔偿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偿还,加上利息,总额接近十亿。   这个数字让当时的中国彻底陷入财政泥沼,也让“东亚病夫”的耻辱名号传遍世界,如此屈辱的条约,若还被称作“信用”,那才是真正的荒谬。   金一南并没有止步于控诉,他转过话锋,对泰勒教授抛出一个镜像问题:“如果你坚持说条约必须永远遵守,那么请问,英国历史上被他国侵占的土地,是不是也该永远归别人?”   他举出实例:1982年,为了夺回距离本土一万两千公里的福克兰群岛,英国耗费数十亿英镑,派遣舰队远赴南大西洋,付出数百官兵的生命才夺回这片土地。   而相比香港之于中国的地位,那片群岛的意义根本微不足道,既然英国自己都不愿意放弃主权,为何要求中国在百年后仍受制于不平等的旧约?   不仅如此,英国本土的历史也证明了“被迫割让”的荒唐逻辑,从古罗马帝国的入侵,到维京人的劫掠,再到1066年诺曼人的征服,英伦三岛几度易手。   如果说被侵略就意味着永久丧失主权,那么今日的英国恐怕早已四分五裂,金一南话里的锋芒,让课堂上的不少学员低声附和,逻辑中的双重标准一目了然。   他继续解释道,新中国成立之日,就宣布废除一切帝国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1949年的《共同纲领》写得清清楚楚:彻底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此后中国一步步通过实际行动收回主权。   从收回租界,到废除外国驻兵权,再到1997年香港的顺利回归,这不是“撕毁契约”,而是清算历史遗留的耻辱,更何况国际法早已确认,基于武力或威胁签下的条约不具备法律效力。   他补充说,中国对“信用”的态度一直明晰,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缔结了数万项双边条约、参加了数百项多边公约,从未有违约记录,真正的信用,是在平等基础上达成共识,并严格履行,而不是在炮火下签下的枷锁。   当金一南最后提出那句直击人心的疑问:“教授,您所谓的‘信用’,是用枪炮强加的屈辱,还是在平等下建立的契约?”课堂陷入了一种凝重的沉默,泰勒张了张嘴,却终究没能说出任何反驳的话。   那一刻,所有人都意识到,所谓“不守信用”的指责不过是殖民者的借口,而中国收回属于自己的土地,才是历史的公正回归。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宣讲家网、人民论坛网等对金一南经历的记载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