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议员喊话特朗普:若北京不答应美国的要求,就不准中国做一件事。特朗普最近消停了,但是美议员又出来搞事,他喊话特朗普,让其威胁北京要是不答应美国的要求,就直接在一件事上断了中国的活路。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先说稀土。稀土是什么?是高科技产业绕不开的战略资源,用在芯片、武器、航天、能源、电子产品里,简直是“工业味精”。美国很早就想在稀土问题上压中国,因为中国是稀土供应链的核心。 可问题是,美国想用航司落地权来换稀土,让中国“妥协”,逻辑上就有点奇怪了。稀土和航司有啥必然联系?这完全就是“拿西瓜去换芝麻”的思路。 中国稀土供应是全球链条的一部分,美国再怎么折腾,也没那么容易找到替代。更何况,这几年中国早就有意识地把稀土卡在战略位置上,美国想随便就拿走,根本不可能。 再说航司落地权。美国真要卡中国航司,表面上好像是对中国下绊子,但背后的反噬力,美国人自己心里清楚。 中美之间的航班,不只是运人,还有货。大量的商品、邮件、跨境物流都靠航线来运。如果美国一拍脑袋,说“不给中国航司落地”,那会直接抬高美国人的物流成本。 到时候,票价变贵、货运受阻,倒霉的首先是美国消费者。要知道,美国人天天网购、天天买中国制造的小东西,从电子零件到衣服鞋子,背后都有航空货运的影子。 更关键的是,航司之间的竞争不是单向的。美国航空公司在中国市场一样有巨大利益。如果美国把门关上,中国当然也可以关门。到时候,美国的航空巨头就别想在中国赚钱。 中国的出境游客、中国的商务客人,这些票房收入可不是小数目。尤其在疫情之后,全球航空业本来就很难熬,还指望着中美航线慢慢恢复赚钱,美国要是这么一刀切,直接是自废武功。 其实说白了,穆勒纳尔的提议就是典型的“政治嘴炮”。在美国,这种嘴炮很多,尤其是针对中国的时候,更是比谁喊得狠,比谁动作大。 因为在他们眼里,喊一喊“制裁中国”,就能收割一些选票,显得自己特别硬气。但真要拿到实操层面,绝大多数这种提议都会胎死腹中。原因很简单,美国商界不会答应,美国老百姓也不会答应。 而且,这类动作背后还有个更大的问题:美国政客总想通过威胁让中国退让,但这套路早就不灵了。中国现在的底气和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 二十年前,中国可能还得看美国的脸色,生怕被卡脖子。可如今,中国的产业链已经成熟,稀土更是掌握主动权,美国要拿稀土谈条件,基本没戏。 中国反而可以用稀土反制。假如中国真下决心限制稀土出口,最着急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很多美国的军工企业、科技企业都会立刻受冲击。 再看穆勒纳尔的操作逻辑,拿航司来威胁稀土。这有点像是说:你不给我米饭吃,我就不让你进电影院。这俩东西完全不搭界,看上去强硬,其实漏洞百出。 中国稀土的战略意义远比美国航司能不能落地重要得多,中国不会因为这么点小动作就去妥协。反而可能会想,你既然要玩狠的,那咱们就对着干,谁怕谁。 更何况,美国这几年搞“小圈子”的动作已经不少了,动不动就拉上“盟友”一起给中国设限。可问题是,真要落实到航空航线,很多美国的盟友其实未必愿意陪跑。 欧洲国家就很现实,它们和中国有着紧密的经贸关系,也需要中国游客和货运。真让它们把门一关,跟着美国一起受损,它们心里肯定不痛快。 所以说,穆勒纳尔提的这个“狠招”,更像是表演。表演给谁看?一是给美国选民看,显示自己对中国强硬;二是给党内看,刷存在感,证明自己是敢于挑战中国的人。 但这种表演性质的喊话,真落到现实里,未必有人真敢拍板。毕竟美国商界的游说力量太强,真伤到他们的钱袋子,哪怕是总统也得掂量掂量。 从更大格局来看,这种威胁式的操作,只会让中美之间的对抗氛围更浓。美国议员的算盘是:用各种方式不断给中国施压,让中国让步。 可现实是,这些小动作往往适得其反。中国不会因为这种威胁而退缩,反而会加速谋求替代方案和自主发展,把依赖美国的地方彻底补齐。长远看,美国这些动作反而加快了中国脱钩的步伐,也削弱了美国自己的影响力。 所以啊,这一出戏看似热闹,实则无力。中国不会因为区区航班落地权就去在稀土问题上做出让步,美国政客喊得越狠,反倒显得自己越心虚。 等到美国人自己因为票价上涨、物流受阻而抱怨时,他们才会发现,这种“狠招”其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穆勒纳尔想拿航司落地权来换稀土,这本身就是个逻辑错乱的提议。对中国来说,这点小威胁根本无足轻重;对美国来说,真要强行推下去,只会伤到自己。看似给中国下套,实际上却是自己往坑里跳。
美议员喊话特朗普:若北京不答应美国的要求,就不准中国做一件事。特朗普最近消停了,
当永安
2025-09-28 11:45: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