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叔说,都是那些在3.8元买中国建筑的人,把行情给搅黄了,害他没能在4元再进场。 这话听着像老股民的怨气,其实是一场认知错位的独角戏。 中国建筑去年赚了近500亿,分红率超过四成,股息率稳稳压在5%以上,比银行理财还香。 可股价三年没怎么动,不是有人“吃面”推高了价格,而是没人真信它还能再涨。 机构早就不把它当成长故事,而是当个“收息工具”——北向资金连续几个季度在撤,公募持仓跌到历史低位,连社保都在悄悄吸,不是因为看好增长,是因为它便宜、稳定、能分钱。 你指望政策一吹,基建股就火箭起飞,那是2015年的思维。 现在地方政府自己都缺钱,专项债发得慢,项目落地难,央企的订单再大,也填不上现金流的窟窿。4元不是什么心理关口,是市场用脚投票后,给它画的一条“合理估值线”——不是涨不到,是没人愿意为它多付一块钱。 别怪别人高位接盘。 你没在3.2元动手,不是别人太贪,是你没想明白:这公司不是让你靠差价发财的,是让你靠分红过日子的。 你等4元再进,就像等超市打折到五折才买米——等你犹豫完,米价可能连三块五都保不住。 真正的机会,从来不在“再等等”,而在“现在拿”。 你怕踏空,其实踏空的不是股价,是你对投资的理解还停在炒题材的年代。 中国建筑不是被搅了行情,是时代把它从“成长股”变成了“年金股”。 你还在等4元,别人已经在收利息了。
中际旭创的股东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不是因为减持了550万股,也不是因为股价
【13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