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湖南常德,医院后门监控盲区里,尹先生扶起摔倒老人的善意之举,竟被卷入一场“肇事逃逸”的指控,老人家属一口咬定是尹先生撞倒老人,要求赔偿3万元并追究刑事责任,这场“扶老信任危机”让善意蒙尘,也撕开了社会信任的伤口。 尹先生本是好心帮忙,却因监控缺失陷入“自证陷阱”。他带着发烧的儿子赶去医院,听到老人摔倒的动静后立刻上前搀扶,却没想到这一扶,竟成了“肇事者”。老人家属的指控像一记重锤,砸得他百口莫辩——没监控、没目击者,连行车记录仪都因角度问题拍不到现场。更讽刺的是,尹先生为找证据,花了十几天翻遍医院周边监控,最终在一个隐蔽角落找到能证明清白的画面。画面里,老人是自己摔倒,与尹先生毫无接触。可这份迟到的“清白”,却换来家属一句轻飘飘的“对不起”。 这并非个例。南京外卖员张小雷雨夜扶老人被讹5万,四川学生谢飞扶老人遭质疑……类似事件像一根根刺,扎在公众心里。善意被消费,信任被透支,导致现在很多人看到老人摔倒,第一反应不是伸手,而是掏出手机录像——不是人心变冷,而是怕被“讹”得倾家荡产。 问题的根源,在于讹诈成本太低。多数情况下,讹人者只需道歉了事,既无罚款也无拘留,甚至不用承担被讹者的误工费、精神损失费。这种“零成本”的纵容,让一些人抱着“讹成了赚,讹不成也不亏”的心态,肆意消费善意。而救助者却要为自证清白搭上时间、精力,甚至承受心理创伤。 要破解这道题,法律必须“硬”起来。对讹诈行为,该罚款罚款,该拘留拘留,让讹人者付出代价;对善意救助者,该免责免责,该奖励奖励,让做好事的人不再“流血又流泪”。同时,政府可设立专项救助基金,为说不清责任的伤者垫付医药费,让善意不再因“怕担责”而退缩。 最后想问问大家:如果下次遇到老人摔倒,你会伸手吗?是怕被讹而犹豫,还是相信法律能护你周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吧! (案例来源:新浪微博)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湖南常德,医院后门监控盲区里,尹先生扶起摔倒老人的善意之
在心里种鲜花
2025-09-29 06:14: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