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的一天,刚获平反的李雪峰,就兴高采烈的去登门拜访刚卸任的纪登奎,当时李

小史论过去 2025-09-29 12:12:36

1982年的一天,刚获平反的李雪峰,就兴高采烈的去登门拜访刚卸任的纪登奎,当时李雪峰见面的第一句话,让不少人捉摸不透:纪登奎啊,你好大的胆子哟! 李雪峰生于1907年山西永济,早年投身革命,1927年入党,经历过国民党清党,1933年恢复组织关系。从基层干起,当过山西省工委宣传部长,后来到北平任市委书记、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负责地下活动。抗战时转到太行山区,任太行区委书记,领导抗日武装和根据地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任职,1950年代任华北局书记处书记,处理区域事务。1960年代初升华北局第一书记,后到河南任省委书记,主管地方工作。纪登奎1923年生于山西武乡,1938年入党,从冀鲁豫区年轻干部起步,参与抗日。新中国后在河南,先任许昌地委书记,两人由此有工作联系,李雪峰当时是上级。1970年后,李雪峰因华北会议事宜被撤职审查,纪登奎留在北京,逐步接手部分职务,如北京军区第一政委,并参与审查工作。 两人关系起初不算深,主要是上下级。李雪峰资历老,纪登奎年轻有干劲。在河南时,纪登奎汇报工作,李雪峰指导执行。审查开始后,纪登奎负责相关事务,阅读材料,组织讨论,虽按程序走,但尽量缓和力度,避免更严处理。这显示出他对前辈的敬重,尽管接触不多。1973年十大前,林彪专案结案时,纪登奎与周恩来、叶剑英向毛主席汇报,谈到李雪峰党籍问题,他提议保留,说李雪峰情况与其他涉案人不同。毛主席驳回,说纪登奎头上少两根白头发,意思经验不足,坚持开除党籍。纪登奎没再争,执行决定。但这事李雪峰后来知道,记在心里。 话说回来,李雪峰审查过程不算短,从1971年押到安徽六安独山镇,次年转肥西蟠龙墩,1973年开除党籍后,又关肥东瓦屋岗部队仓库。身心受折磨,但纪登奎在其中尽力保护,没让事态更糟。两人本交集少,早年李雪峰太行区委书记时,纪登奎刚入党,还是冀鲁豫青年干部。新中国后,李雪峰华北局第一书记,纪登奎河南地委书记。后来李雪峰河南省委书记,纪登奎许昌工作,才成下级。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后,李雪峰卷入麻烦,作为华北组召集人承担责任,一个月后撤职隔离。纪登奎因留守北京,年富力强,得组织重视,毛主席认可,让他接北京军区第一政委,并管审查。 其实,这段往事挺有意思的。纪登奎虽负责审查,但没落井下石。1973年汇报那次,他大胆提议保留党籍,虽没成,但这份情李雪峰领了。1982年李雪峰平反,第一时间找纪登奎,就是为这事。纪登奎那时卸任在家,访客少,心里高兴李雪峰没忘他。两人见面后,那句“你好大的胆子哟”就是指纪登奎敢在毛主席面前唱反调。别人费解,只有他们懂。纪登奎笑起来,知道没事。两人发展轨迹不同,李雪峰早脱颖而出,纪登奎逐步上升。但这事拉近距离,从对立面变成朋友。纪登奎家人起初担心旧事,但见李雪峰态度,就放心了。 李雪峰平反后,任全国政协常委和中顾委委员,继续贡献。纪登奎1980年春受批评,辞职回家。两人从这次拜访开始,经常来往,成为好友。纪登奎去世前,两家保持联系。他的儿子纪坡民常去李雪峰家拜访,学到不少东西。李雪峰晚年乐于学习先进知识,不是守旧派。病重时,还和后辈谈重要理念。纪登奎1988年7月13日因心脏病去世,李雪峰伤心。他的家人对李雪峰去世也悲痛。纪坡民多年后仍忆相处日子,从中获益。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总有意外的转折。李雪峰和纪登奎从上下级到审查与被审,再到朋友,靠的是那份胆子和情义。两人关系虽起于工作,但经风雨后更牢。纪登奎在关键时尽力护着,没让审查太狠。李雪峰感激这点,平反后主动上门。他们的故事接地气,就跟老同事间的情分似的,不张扬,但实实在在。党内同志本该这样,互相尊重,遇到事不推卸。 想想看,1973年那次汇报,纪登奎年纪轻,却敢提建议,虽没成,但显示出担当。李雪峰作为老干部,经历多,懂得人情。两人山西老乡,或许也有乡情在。纪登奎从基层上来,懂基层苦。李雪峰早年地下工作,抗战领导根据地,也吃过苦。他们的交集虽晚,但关键时刻见真章。1982年那次拜访,不是算账,而是谢恩。纪登奎卸任后,日子清闲,李雪峰上门,让他安心。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