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明确:安全员不负责隐患排查治理!这3个责任边界要分清 一直以来,“出事故先找安全员”似乎成了惯性思维,但最近山东省的新规打破了这个认知——明确安全员不负责隐患排查治理,真正的第一责任人是企业主要负责人。这个调整不仅理清了安全管理的责任链条,更给所有企业提了个醒:安全从来不是某个人的事。今天就结合新规和实际情况,跟大家聊聊安全责任该怎么分。 一. 新规核心:3类角色的责任边界划得很清 《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里,对不同角色的职责做了明确划分,核心是“谁主管、谁负责”: 1. 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把隐患排查纳入全员责任制、制定制度、保障资金,还要亲自组织排查,说白了,企业安全的“总开关”在主要负责人手里; 2. 从业人员是直接责任人:上岗前要确认安全、正确用防护用品、及时报告隐患,自己岗位的安全自己先把好关,比如操作工发现设备异响,不能等着安全员来查,得第一时间上报; 3. 安全员负责监督管理:不是自己去排查隐患,而是组织培训、督促各部门排查、对不整改的提处理意见,更像“裁判员”而非“运动员”。 二. 为什么要这样调整?之前的问题出在哪 很多企业之前把安全全推给安全员,导致了两个常见问题: 1. 安全员成了“背锅侠”:不管是车间设备隐患,还是员工违章操作,最后都怪安全员没查到位,但一个安全员根本管不过来所有环节,这种“无限责任”本身就不合理; 2. 其他部门甩责任:生产部门觉得“安全是安全员的事”,发现隐患也不处理,等着安全员来解决,导致隐患越积越多。而新规明确“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生产、设备等部门要对自己领域的安全负责,从根源上避免甩锅。 其实早在1818年,杜邦就提出“各级管理者负责安全,而非安全部门”,现在山东的新规,正是朝着这个成熟方向靠拢。 三. 实操建议:企业该怎么落地这个责任体系 理清责任只是第一步,关键要落到实处,给大家3个简单的执行方向: 1. 明确责任清单:把每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写清楚,比如车间主任要每周查设备隐患,班组长要每天班前讲安全,避免“人人有责”变成“人人无责”; 2. 别让安全员陷在“文山会海”:很多安全员一半时间在做资料,没时间跑现场,企业要减少不必要的报表,让安全员能专注于监督和指导,真正发挥“专业顾问”的作用; 3. 强化考核问责:如果出了事故,先查主要负责人有没有尽到组织排查的责任,再查直接责任人有没有及时报告,而不是先找安全员,这样才能倒逼各级把安全放在心上。 安全管理的核心,从来不是“靠某个人”,而是“靠所有人”。你们企业有没有遇到过责任不清、互相甩锅的情况?又是怎么解决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验。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获取更多安全管理的实操干货,一起把“全员安全”落到实处。
山东明确:安全员不负责隐患排查治理!这3个责任边界要分清 一直以来,“出事故
雪巧的职场
2025-09-29 12:26: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