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防空系统,为何面对胡赛的无人机频频收手?近期已造成数十人伤亡。 9月24

帝王八卦 2025-09-29 16:39:20

以色列的防空系统,为何面对胡赛的无人机频频收手?近期已造成数十人伤亡。 9月24日,胡塞武装用改装无人机突破以色列'铁穹'防御,造成22人伤亡。 而从今年3月至今,胡塞武装已累计向以色列发射超过四十架无人机,其中近一半成功突破防线,这一连串事件,打破了以色列精心营造的 “绝对安全” 神话。 以色列的防空体系的配置堪称“豪华”:远程防御依靠 “萨德” 反导系统,中程拦截由 “箭 - 3”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负责,近程防护则交给 “铁穹” 系统。 可这套专门针对高端威胁打造的防线,在面对造价低廉的无人机时,却屡屡陷入被动局面。 问题的关键,在于 “铁穹” 系统的设计初衷存在局限。其雷达探测角度主要集中在30度至90度的中高空区域,对150米以下的超低空目标几乎完全 “看不见”。 而胡塞武装的无人机恰好抓住了这个漏洞,紧贴海面飞行,借助海浪形成的杂波掩盖自身踪迹,钻进雷达的探测盲区。 更巧妙的是,这些无人机还采用了 “隐身设计”:机身用玻璃纤维制作,就连固定零件的螺丝都选用尼龙材质,使得它的雷达反射面积仅为常规导弹的十分之一,信号微弱到甚至比不上一只鸽子。 以色列军方在事后复盘时坦言,当时系统确实探测到了可疑目标,但内置算法却误判成 “无威胁飞行物”。等人工操作员发现异常、准备采取干预措施时,无人机距离目标只剩 20 秒的飞行时间,已经来不及反应了。 这种局面暴露出传统防空系统的致命缺陷,设计思路还停留在 “导弹主导战场” 的时代,根本难以应对如今灵活多变的 “无人机游击战”。 比起技术层面的缺陷,经济成本上的严重失衡,也让以色列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铁穹” 系统一枚拦截弹的售价高达10万美元,让每一次拦截都变成了 “得不偿失的烧钱行为”。 以9月24日的袭击事件为例,胡塞武装只投入了两架无人机,就迫使以色列发射了数枚拦截弹,除此之外,袭击还造成了数百万美元的设施损坏。 目前, “铁穹” 系统的弹药库存只有几千枚;再看胡塞武装,他们公开宣称拥有数千架无人机,此消彼长之下,曾经作为 “安全屏障” 的防空系统,如今早已变成消耗速度远超补充速度的 “消耗品”。 以色列防空系统屡屡 “失灵”,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其战略资源已经陷入全面紧张的状态。 目前,以色列同时在加沙、黎巴嫩、叙利亚三条战线展开军事行动,兵力部署和装备调配早就捉襟见肘。以埃拉特地区的 “铁穹” 系统为例,由于需要频繁调动去支援其他战线,部分雷达设备不得不处于 “间歇工作” 状态,这就给了胡塞武装可乘之机。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德国已经宣布暂停对以色列的军售,联合国中承认巴勒斯坦国的会员国超过一百五十个,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正逐渐陷入孤立。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胡塞武装无人机袭击采取 “有限容忍” 的态度,成了以色列无奈之下的战略妥协。 为了应对一挑战,以色列正把希望寄托在 AI 视觉哨塔上,为此投入的预算高达 10 亿美元。但胡塞武装很快就针对性地调整策略,将无人机机身改成六角形设计,使其雷达反射面积再减少一半。 正如军事专家所说:“当价格低廉的塑料无人机能轻松洞穿价值百亿的防空防线时,所谓‘技术霸权’的神话,就已经彻底破灭了。” 这场目前看来无休无止的消耗战,正在证明一个道理:不管防御系统有多先进,在低成本威胁的持续消耗面前,都很难维持长久的优势。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帝王八卦

帝王八卦

皇帝们的私生活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