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可能是韩国历史上最厉害的总统之一,因为他亲手终结了韩总统的“心腹大患”——韩国检察厅。 李在明出身草根,曾是一名律师,在政坛上的崛起速度虽不算惊人,但胜在稳健。他的政治风格有点像“拆弹专家”,不喜欢绕弯子,直面问题。 韩国检察厅长期以来拥有极大的调查权与起诉权,这种“检警一体”的结构固然初衷是为了打击腐败,但在现实中却演变成了权力集中、政治介入频繁的模式。 不少前总统,如卢武铉、朴槿惠、李明博,甚至文在寅,都在任上或卸任后被检方以各种理由调查,甚至被羁押、起诉。检察厅不仅是“法律公权力”的象征,有时甚至被舆论戏称为“第二政府”。 李在明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显然比前任们更深。他在担任京畿道知事期间就曾公开批评检方权力过大,进入国会后配合执政阵营推进检察改革。 2022年,韩国国会审议通过相关法案,对检察机关的直接调查权予以限制。该法案将大部分调查权进行重新分配,交由警察机关以及新设立的重大犯罪调查厅行使。 这项改革一时间引起不小风波,检察系统内部强烈反弹,甚至引发一场“检察系统的政治斗争”。当时的总统尹锡悦曾以总统否决权试图阻止法案实施,但最终法院裁定这一改革并不违宪,李在明阵营坚持推进,改革正式落地。 很多人可能会问,这些制度性的改革真的有用吗?事实上,权力结构的调整往往不会立竿见影,但方向感非常关键。 检察权的收缩意味着总统不再轻易被检方以莫须有的理由“拿捏”,也意味着韩国政治生态进入了一个相对更理性、更制度化的阶段。 李在明的做法,在某种意义上,是在为韩国未来总统铺平道路,让总统不再成为“任期结束就入狱”的宿命角色。 更重要的是,李在明这次改革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一整套政治制度优化的一部分。他推动警察体系的独立调查机制建设,鼓励舆论监督,并加强对公务员系统的责任追究机制。 这些看上去分散的政策,其实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目标:让韩国的公共权力更透明、更制衡、更难被滥用。相比之下,很多前任总统要么顾虑过多,要么改革力度不足,反而让检察体系逐渐演化为一股无法有效制衡的超级权力。 当然,这场改革并非没有代价。李在明自己也在检方调查中多次成为“被调查人”,但他从未回避,反而用自己的经历为改革提供了现实注脚。 这种“以身试法”的态度,在韩国政坛并不多见。他不是在理论上谈改革,而是在面对现实的压力中推进改革。或许正因如此,他的政治生命力反而更强,社会支持度也保持相对稳定。 如果说韩国过去的总统在“检察厅”这个问题上大多是被动应对,那李在明则是主动出击。他没有幻想用妥协换取安全,也没有选择避而不谈,而是直接触碰了制度的核心问题。 李在明所推动的改革,其实也呼应了东亚地区近年来普遍出现的政治制度优化趋势。随着民众对公平、透明治理的要求不断提升,如何有效制衡公权力、提高治理效率,成为各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为什么说李在明可能是韩国历史上最厉害的总统之一?不是因为他口才好,也不是因为他政策多,而是他敢于动真格,敢于挑战制度性的顽疾。 检察厅问题在韩国政坛存在已久,几乎成了总统的“通病”,他却在任内推动了根本性的变革。
李在明可能是韩国历史上最厉害的总统之一,因为他亲手终结了韩总统的“心腹大患”——
风城高山
2025-09-30 15:30:34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