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又称茯芩、茯灵、松苓等,是一味药食两用的常用中药,自古被视为“中药八珍”之一。
茯苓是多孔菌科茯苓菌的干燥菌核,如果内部是淡红色,则称为赤茯苓,用于清热利湿;内部是白色,则称为白茯苓,用于健脾渗湿。
⚠️要注意区分,土茯苓和茯苓完全不同,土茯苓属于清热解毒类药物,应区别对待。
✅我们最常用的是白茯苓,茯苓的性味为甘、淡,平。
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
与其他祛湿药不同,茯苓的利水渗湿功效,是通过健脾肺功能而达到的,加之其药性平和,既可驱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因此对于长期居住于岭南湿热之地而致脾虚湿盛患者尤其适宜。
💢如果出现脾胃不和、泄泻、腹胀者,可以单用茯苓或与炒扁豆、炒薏苡仁、芡实等共同煮粥或熬汤食用。在食用方法上,茯苓可以磨成粉,用于煮粥、泡茶、制作糕点,或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