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邓世昌牺牲前留下的照片,也是他唯一一张存世的照片,实属不易,因为都被

混沌于浮云 2025-10-04 18:49:25

1894年,邓世昌牺牲前留下的照片,也是他唯一一张存世的照片,实属不易,因为都被撕成几瓣了。 邓世昌1849年出生在广东番禺龙导尾乡,那地方现在是广州海珠区。他家祖上是做茶叶生意的,父亲邓焕庄在广州等地开茶庄,家底挺厚实。小时候他跟着爸去上海闯荡,那儿码头停满外国军舰,江水哗哗拍岸,他从小就见识到这些外国船的威风。邓世昌在当地教会学校学英语和算术,成绩好,能看懂英美书本。这对他后来进海军打下基础,毕竟那时候海军得懂点洋知识。 1867年,邓世昌听说福州船政学堂招生,他就收拾行李南下考上了驾驶班第一期学员。那学堂是沈葆桢办的,他跟着导师学舰船驾驶和机械原理,每天早上在操场练航海技能,拉绳索调帆布,汗水直流。1871年,他上建威舰实习,海浪晃得舰身颠簸,他站在驾驶台观察星象,记机械数据。1874年毕业,成绩拔尖,沈葆桢给他五品军功,任琛航运船帮带。 毕业后邓世昌进海军,1875年当海东云炮舰管带,在澎湖基隆守要塞,指挥士兵装炮弹,炮声响彻海面。1879年调北洋水师,任飞霆蚊炮船管带,后转镇南舰。1880年随丁汝昌去英国接扬威和超勇舰,航行中他握舵轮调航向,确保舰队回国。回国后任扬威管带,1882年壬午兵变,他驾扬威先到朝鲜仁川,士兵上岸挫败日军,获晋游击。 1887年,邓世昌以参将衔任致远管带,又率队去英国接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舰。归航途经比斯开湾,巨浪砸舰,他亲自把舵指挥脱险。在地中海添煤起火,他令士兵用水桶灭火,烟雾中穿梭指挥。过苏伊士运河,他站在桥楼监控舰队通过窄道,省开支,1888年春到天津大沽口。1891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他组织士兵练阵型,获勇名嘉奖。他在海军干了27年,从见习水手升到副将,闲时读西方兵书,不像别人下船逛窑子,他卷裤管跟士兵擦炮管。 邓世昌家是茶叶商,祖父给洋人当引水员,父亲在洋行当买办。他18岁考船政学堂,年龄算大的,但英语精通帮了大忙。他没继续混洋行,而是参军,显示出爱国心。他是清海军中能力强的将领,航海和作战水平顶尖,公私德也好,不摆官架子。 1893年,邓世昌在舰队停靠时拍了这张照片。那是午后,他穿蓝布长衫坐太师椅,椅腿踩木地板,双手放膝盖,身子微侧,圆帽遮眉梢,眼睛直视前方,目光锐利。摄影师按快门捕捉瞬间,他随手放进箱子。这张便装照差点毁在战火里,成为他唯一存世影像。 次年战事起,照片在动荡中损毁。箱子转移颠簸,边角卷曲,后在打包时拉扯,撕成8块碎片,边缘参差,沾灰尘水渍,影像模糊。战后,有人从残物中拾起碎片,对齐裂口,一块块比对。 复原花了几天,先平铺桌面,用薄纸垫底固定,再涂胶水粘连,按压平整。裂痕如界线明显。这照片记录他牺牲前一年模样,保存于宗祠展柜中。邓家祖上是广东番禺茶叶商,他小时候在上海见外国兵船,激发海军志向。 邓世昌16岁听说福州开船学堂,连夜南下报考,成首批学生。洋教员教星象机械,他功课尖子,洋人赞赏。在水师干27年,从实习到副将。下船别人喝酒,他读兵书;别人端架子,他跟水兵擦炮。从英国开新舰回,60多天海上,他操练变阵,把归途变练兵场。 照片撕碎后拼回,实属不易。它见证邓世昌一生,从茶叶商子到海军将领,唯一影像承载那段历史。 1894年9月17日中午,黄海烟雾弥漫,日本舰队炮火密,北洋定远舰中弹起火,舰身晃动,火焰数米高。邓世昌令致远舰斜出挡炮,船体炸出多洞,海水涌甲板,士兵用水桶灭火。弹药尽,他喊撞沉吉野,轮机士兵铲煤,舰加速,浪花溅起冲敌舰。 距吉野半里,一鱼雷击中,舰断裂巨响,下沉快。邓世昌落海,推开救生圈,见爱犬叼衣角游,他按狗颈,一同沉浪。全舰240多人仅7人救。 战后,光绪赐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山东威海百姓在成山头建丈高石像,石像立海边,目光注海。广州龙导尾老宅改邓氏宗祠,青砖灰瓦,门匾悬挂。清廷拨银十万两抚恤,四万两重建宗祠,1898年门联刻完。 邓世昌后人延续家族,抗战时6人投笔从戎。宗祠保存遗物,供缅怀。邓氏宗祠重修成纪念馆,保存他手植苹婆树和灵芝,古树婆娑。清廷追赠太子少保,入祀昭忠祠。 邓世昌牺牲影响家族,妹妹嫁十三行后人,家族与招商局陈氏有关。他事迹激励后世,宗祠成教育基地,英雄精神传扬。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