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张作霖让韩麟春拿着50万大洋去上海买军火,他却全输掉了,张作霖大怒:

春秋说史 2025-10-05 10:43:23

1918年,张作霖让韩麟春拿着50万大洋去上海买军火,他却全输掉了,张作霖大怒:“再给他汇100万,50万买军火,50万翻本把钱赢回来!” 这桩看着挺疯狂的赌局,其实藏着张作霖最硬核的驭人本事,更成了奉系后来崛起的关键转折点。 那时候直皖战争眼看就要打起来,张作霖急着扩充军备,才把采购军火的重任交给了东三省兵工厂总办韩麟春。 要知道,1918 年的上海可是国际军火走私的重镇,50 万大洋能买到的武器,足够改变战局了。 可韩麟春一到上海就栽了跟头,碰到老朋友后,竟沉迷上了跑马厅赌博,一夜之间把 50 万大洋输了个底朝天。 走投无路的他,只能给张作霖发急电请罪,心里早就做好了被军法处置的准备。当时所有人都觉得,韩麟春肯定活不成了,可张作霖心里却另有盘算。 他太清楚韩麟春的价值了:这位留过洋的高材生懂军械、会治军,后来还发明过 “韩麟春式” 步枪。 在张作霖看来,50 万大洋丢了还能再赚,可要是能撑起奉系军工的人才没了,再想找可就难了,于是就有了那笔 “100 万救命钱”。 而韩麟春也没让人失望,带着张作霖的信任重新回到赌场,凭着一股孤注一掷的气势,再加上真本事,居然赢回了足足 1000 万大洋! 他一分钱都没私吞,不仅把该买的军火全买齐了,还把剩下的钱全都交给了张作霖,顺便立下军令状:“这辈子肯定给大帅打造出最强的军火库!” 后来的事,成了民国史上的一段传奇,韩麟春兑现了承诺,1922 年接手东三省兵工厂后,引进德国克虏伯的设备,还聘请了外国工程师,硬生生把这个地方小厂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兵工厂。 最厉害的时候,一年能造 150 门大炮、6 万支步枪、1000 挺机枪,奉军的武器自给率一下飙到了 70%。 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全靠这些 “韩氏军火”,奉军一路突破直军的防线,第一次打进北京掌控了政权,才算开启了 “奉系时代”。 有人说张作霖这是 “赌徒式决策”,可仔细想想就知道,这根本不是赌运气,而是赌人性。 他用 50 万的 “容错成本”,换来了韩麟春一辈子的死心塌地;用 100 万的 “信任投资”,换来了能让奉系问鼎中原的军工根基。 跟那些因为一点小事就逼反下属的军阀比,张作霖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不仅懂 “用人不疑”,更懂 “给下属一个翻本的机会,其实就是给自己留后路”。 而韩麟春的转变也特别耐人寻味,从 “赌输公款的罪人” 变成 “奉系军工的功臣”,他的人生转折,正好印证了张作霖的驭人哲学:乱世里,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有时候,给下属一个台阶下,比一百次严厉惩罚都管用。 现在再看这段历史,还是让人惊叹:张作霖能从绿林好汉做到 “东北王”,靠的从来不是光有勇无谋的匹夫之勇,而是这份 “不拘小节、善赌人心” 的枭雄气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伐战争时期的奉张宁蒋议和》、《张作霖传》、网易新闻《韩麟春拿 50 万大洋买军火,却输光,张作霖大怒:再汇 100 万赢回来》】

0 阅读:494

猜你喜欢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