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正式宣布! 10月4号,乌克兰否认美国当局停摆会影响对乌武器交付的说法,称未来几天所有军事物资将按计划到位。 当《每日电讯报》曝出“美乌武器协议卡壳”时,基辅街头出现戏剧性一幕:国防部官网紧急撤下所有英文版武器需求清单,转而用俄语标注“所有援助按计划推进”。 这波操作背后乌克兰政府显然有自己的小算盘。英文版清单原本是给西方盟友看的“购物车”,现在美国政府停摆,乌克兰担心这些清单被反对派当成“证据”,炒作美国援助缩水的话题。换成俄语版本,既能安抚国内民众,又能避免被西方媒体过度解读。毕竟在乌克兰,懂俄语的人比懂英语的多,用母语发声更直接、更有说服力。 不过乌克兰的“危机公关”并不能完全掩盖美乌合作的裂痕。根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的报道,美国政府停摆确实导致一项潜在的无人机协议谈判陷入停滞。这份协议原本计划让乌克兰获得美国最先进的MQ-9B“天空卫士”无人机,但由于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的工作人员休假,谈判被迫搁置。乌克兰军方原本指望这些无人机增强对俄罗斯前线的侦察能力,现在只能暂时用国产的“海狸”无人机凑合。 更麻烦的是美国政府停摆可能影响到乌克兰的情报支持。今年8月,美国曾暂停向乌克兰提供“海马斯”火箭炮的远程打击坐标数据,导致乌军在赫尔松方向的反攻受阻。虽然这次乌克兰外交部发言人坚称“情报共享正常”,但五角大楼内部人士透露,部分非紧急的情报分析工作已经暂停。前线乌军士兵抱怨说,他们现在获得的俄军动向信息比以前慢了至少2个小时。 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不得不把目光转向欧洲。北约主导的“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机制正在发挥作用。截至9月底,乌克兰已经通过这个机制筹集了20亿美元,用于采购“爱国者”防空系统和“海马斯”火箭弹。德国、加拿大等国承诺在10月份再提供15亿美元。不过,欧洲的援助也有自己的问题。比如,欧洲国家生产的155毫米炮弹射速比美国货慢30%,乌军炮手需要额外训练才能适应。 乌克兰国内的军工产业也在努力填补缺口。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瓦列里·丘尔金透露,乌克兰现在40%的前线武器都是国产的,包括“海王星”反舰导弹和“弹簧刀”无人机。更厉害的是,乌克兰还研制出了光纤控制的无人机,这种无人机可以避开俄罗斯的电子干扰,在克里米亚上空执行侦察任务。不过,这些国产武器的零部件有60%依赖进口,一旦西方供应链出问题,生产就会受到影响。 最让乌克兰头疼的还是美国国会的态度。虽然拜登政府在9月底请求国会追加240亿美元的援乌资金,但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拒绝讨论这个议题。一些共和党议员甚至公开表示,“乌克兰应该学会自己保卫自己”。这种言论让乌克兰驻美大使奥克萨娜·马卡罗娃非常焦虑,她最近频繁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强调“乌克兰的胜利就是西方的胜利”。 现在的情况有点像一场“三角恋”:乌克兰想依靠美国,但美国国内政治让这份依赖变得不稳定;欧洲愿意帮忙,但能力有限;乌克兰自己想自强,但又离不开外部支持。最讽刺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10月2日的瓦尔代论坛上表示,俄罗斯愿意恢复与美国的全面关系,包括继续供应铀。这种“示好”背后,显然是想利用美乌之间的裂痕,分化西方阵营。 对乌克兰来说,未来几个月将是关键。如果美国国会在10月底前不能通过新的援乌法案,乌克兰可能面临武器短缺的危机。而欧洲的援助虽然稳定,但远不能满足前线的需求。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每天需要消耗6000发155毫米炮弹,欧洲只能提供1000发。剩下的5000发,要么来自美国库存,要么来自中国黑市。”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反映了乌克兰的困境。 总的来说,乌克兰否认美国停摆影响武器交付,更多是一种姿态。实际情况是,美国的支持正在减弱,欧洲的援助又不够给力,乌克兰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这场战争打到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军事对抗,而是一场考验各国政治智慧和耐力的持久战。谁能笑到最后,现在还很难说。 来源:环球时报【乌克兰否认美政府停摆影响对乌武器交付】
乌克兰总统正式宣布! 10月4号,乌克兰否认美国当局停摆会影响对乌武器交付的说法
瑶台倚仙风
2025-10-06 09:09:51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