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一位开国少将离家20年,终于可以回家探亲,然而,他刚进门,就被母亲狠

运赛过去 2025-10-08 00:47:49

1952年,一位开国少将离家20年,终于可以回家探亲,然而,他刚进门,就被母亲狠狠扇了个耳光,这是怎么回事? 说起这位开国少将,大家可能一下子想不起来是谁,但他的一生可真够传奇的。贺健,原名喻安良,1911年出生在湖北黄安县一个穷苦农家,那时候的乡村日子苦哈哈的,一家子靠几亩薄田勉强过活。他从小就不是那种安分守己的类型,骨子里有股子倔劲儿。1929年,红军队伍路过当地,他才18岁,就瞒着家里人跑去参军了。为啥瞒着呢?因为父母死活不同意,怕儿子出去送命。他跟家里撒了个谎,说要去县城学打铁手艺,母亲还给他塞了点干粮和衣服,让他路上小心。结果,这一走就是20多年,家里人以为他学手艺去了,谁知道他投身革命,当了兵。 参军后,贺健从最基层干起,当通信员、战士啥的都做过。没多久,他就显露出胆子大、打仗猛的特点。一次战斗中,他单枪匹马冲到敌阵前,活捉了两个俘虏,还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上级看他有两把刷子,赏了他一支手枪。从那以后,他跟着红四方面军四处转战,南征北战,风里来雨里去。1935年长征开始,因为表现突出,他被选为徐向前总指挥的警卫员。这份差事可不轻松,得随时盯着周围动静,保护首长安全。长征路上条件苦,翻雪山、过草地,他总是一马当先。有回在高地上,徐向前和陈赓正商量战术,突然炮弹飞来,他眼明手快,把两人推到坡下,自己没来得及躲,被气浪掀翻,肋骨断了三根,伤得挺重。送到后方医院,医生给他包扎,他还几次要回前线,硬是养好伤又赶回去继续干。 抗日战争一打响,贺健的角色变了,升为八路军115师的营长,后来又当团政委和团长。在鄂豫皖边区,他偶尔碰到老乡,问起家里情况,老乡说母亲这些年天天念叨他,眼睛都哭肿了,身体也差了。他听了心里难受,但革命没完,他咬牙忍着,没法回去。只能写信让人捎回去,告诉家人自己投了红军,在部队过得挺好,让他们别担心。1942年夏天,部队驻扎山东临沂,那年小麦眼看要熟了,他正跟战友杨洪昭办婚礼,桌上酒菜刚摆好,突然战士来报,日伪军要来抢粮。他二话不说,扔下筷子,带人冲到田里守了七天七夜,风吹日晒,脚底起泡,总算护住了五千亩麦子。敌军几次试探,都被他们打退了。麦子收完,他才回去补办婚礼,继续上战场。抗日时期,他带队打了不少硬仗,敌人听到他的名字就腿软,有时候都不敢硬拼。 解放战争阶段,贺健的贡献更大了。他先后指挥了鲁南战役、济宁战役这些关键仗,部队在枪林弹雨中推进,他在前线调整部署,帮着拿下不少阵地。新中国成立后,凭着这些功劳,他当上军长,后来又任鲁中南分区司令员。工作越来越忙,回家的事儿一直拖着。1952年,国内情况稳当了点,他终于批了探亲假。想想20年没见父母,尤其是母亲,他一路上肯定五味杂陈。结果刚到村口,碰到母亲被邻居扶着走路,她步子慢吞吞的,头发全白了。他上前认亲,母亲一看是他,脸拉下来了,直接扬手给了他一耳光。这巴掌不轻,打得他脸发烫。母亲为啥这么干?就因为当年那句学打铁的谎话。她这些年守着空房子,音讯全无,以为儿子在外头学手艺混日子,谁知他一直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加上几封信藏得严实,怕敌人搜家,她挖土埋了,挖出来一看,全是部队的家书。贺健明白母亲的苦,跪下认错,母子俩总算和好。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感慨,忠孝两难全啊。贺健从小家穷,参军是想为穷人翻身,但也亏欠了家人。母亲那耳光里头,有气有疼,有盼了20年的心酸。他后来多抽时间回家,帮着干活,陪着聊天,弥补点啥。1955年授衔,他拿了个少将军衔,还得了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啥的。之后调到吉林军区当司令员,推动部队训练和装备更新,干到1983年退休。退休后住大连,日子平静了点,但总爱看军史书,回忆当年。1988年又添了个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贺健活到2008年,97岁那年走的。临终前,他昏迷了好几天,突然清醒过来,大喊敌人来了,让同志们快撤。身边人听着,眼泪直掉。按他的遗愿,骨灰撒在母亲墓边,永远陪着她。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