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美贸易战虽然暂时停火了,但美国企业发现,以前那些中国大买家好像“一去不复返”了!就拿液化石油气来说,之前关税战升级时,7艘运往中国的美国货轮直接掉头去了东南亚。现在关税暂停了,按说该恢复了吧?结果大部分中国塑料厂宁愿买加拿大和中东的货,也不想再碰美国丙烷了。 这事儿说穿了,不是中国买家故意躲着美国货,实在是上次贸易战的坑踩得太疼,而且新的货源早就用顺了手,根本没必要再回头。 就说 2025 年年初那事儿,美国那边突然翻脸,把对华丙烷的关税一路加到了 126%,这哪是做生意,简直是拿企业的命开玩笑。 要知道 2024 年的时候,咱们从美国进口的丙烷还占了总进口量的 59%,超过 1700 万吨,好多塑料厂的生产线都指着美国货转呢。 结果关税一涨,美国丙烷的到岸价直接翻了倍,华东地区那些靠美国货源的工厂,开工率一下子跌到了 42%,老板们天天盯着生产线发愁,不少小厂直接就倒闭了。 更气人的是,当时有 7 艘装满美国丙烷的货轮正往中国开,半路上听说关税涨了,这批货要是硬着头皮拉回来,卖出去都是亏的,只能硬生生掉头往东南亚开,光是运费和滞期费就赔了一大笔。 这还不算完,美国后来又干了件更不地道的事,直接拦着要发往中国的乙烷货船,连出口许可证都不给办。乙烷和丙烷都是塑料厂的重要原料,他们这是明摆着要卡咱们的脖子。 有 6 艘满载乙烷的船被卡在海上动弹不得,其中还有美国能源大佬 Enterprise Products 的货,最后全砸在了手里。 那会儿咱们才彻底看清,跟美国做生意根本没个准谱,今天说给货,明天就能加税;今天让发货,明天就能拦船,这种把政治博弈当生意筹码的主儿,换谁也不敢再轻易信了。 被逼到这份上,中国企业只能赶紧找下家,没想到中东和加拿大的货源早就等着了。中东本就是全球最大的丙烷出口地,卡塔尔一年能出口一亿多吨,沙特、阿联酋的货也有的是,他们的丙烷纯度高,最适合塑料厂的生产工艺。 关键是人家靠谱,卡塔尔直接抛出十年保价协议, Abu 扎比国家石油公司还专门给中国建了储备库,意思就是 “放心买,咱们长期合作,绝不随便涨价断供”。 浙江有家化工企业,就算中东货后来涨了点价,每吨比沙特基准价多花 30 美元,也立马签了 10 万吨的合同 —— 这点 “安全成本” 跟美国关税的风险比起来,根本不算事儿。 加拿大那边更实在,他们的丙烷从西海岸运到中国只要 18 天,比美国墨西哥湾过来能省 5 到 7 天,对工厂来说,原料到得快,生产线就能少停工。 价格也划算,2025 年加拿大丙烷到岸价才 5200 元一吨,比美国货低了 10%,相当于每吨能省五百多块。 国内 PDH 行业的龙头卫星化学,现在早就把采购重点转到加拿大了,靠着稳定的货源,他们的开工率一直稳在高位,比当年依赖美国货的时候省心多了。 现在再看数据,就更清楚中国买家为啥不回头了。2025 年 1 到 5 月,咱们从美国进口的丙烷同比暴跌了 78%,市场份额从之前的 59% 直接跌到了 5%,创了十年新低。 反观中东,份额一下冲到了 58%,加拿大也涨到了 18%。美国石化协会还嘴硬说中国客户只是暂时调整,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生意是彻底黄了。 彭博社采访过不少贸易商,都说中国的塑料厂现在一门心思从加拿大和阿拉伯海湾进货,就算美国那边降价,也没人愿意碰。 有分析师算过,现在用美国丙烷每吨也就赚 20 美元,还得担着政策变脸的风险,谁愿意干这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更重要的是,咱们的供应链早就换过来了,根本没必要走回头路。浙江石化新建的丙烷脱氢装置,直接就接了沙特的原料管道,设备都是按中东货的标准配的,再换美国货反而得改生产线,纯粹折腾。 这两年国内建了 60 多套 PDH 制丙烯工厂,新增产能占了全球四分之一还多,现在咱们自己都是塑料出口大户,产品卖去东南亚、非洲,更得保证原料供应稳定。 中东和加拿大的供应商跟咱们签的都是长期合同,有的甚至是 200 万吨一年的长协,货源稳如泰山。 美国企业现在着急也没用,当初是他们自己把路走死了。做生意最讲究个诚信和稳定,他们一会儿加税一会儿拦船,把中国买家的心伤透了。 现在咱们有了更靠谱的卖家,价格合适、供应稳定,还不用担惊受怕,凭啥再回头找罪受? 这就跟过日子似的,以前找了个不靠谱的搭档,天天给你惹麻烦,后来换了个踏实的,日子过得顺顺当当,谁还愿意再跟以前那个搅和? 说到底,不是中国买家绝情,是美国自己砸了招牌。贸易战的坑有多深,中国企业最清楚,现在新货源用得顺手又安心,这回头路啊,这辈子都不可能走了。
美媒:中美贸易战虽然暂时停火了,但美国企业发现,以前那些中国大买家好像“一去不复
云景史实记
2025-10-08 13:12:18
0
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