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眼看迟迟等不到中方的订单,特朗普心里直犯嘀咕,干脆换个路子,一边拍脑袋想着给自家农民发补贴先“救火”,一边让团队满世界去碰美国大豆的新买家。 问题是,这买家可不是随便就能找着的,墨西哥、欧盟、印度都试过,但要么量小,要么价格压得狠,根本补不上中国之前那庞大的采购额。 尤其是印度,人家自己就种不少大豆,还得顾着本国农民的饭碗,真要大量进口美豆,国内价格都得乱套。 这些尝试,说白了更像是一种安抚,告诉农民“出口还有戏”,但心里都明白,没有哪个市场能立刻替代中国的采购量。 就在美国忙着琢磨怎么填补缺口的时候,南美那边却发生了让华盛顿不太舒服的事。 阿根廷最近出台了一个专门针对出口中国高粱的新规,把质量标准卡得更严,等级分得更细,还对破碎率和杂质含量做了明确限制。 看上去是技术调整,其实就是在冲着中国的订单去的,目的很简单:减少质量问题导致的退货,把长期合作稳住。 这让美国有点郁闷,前阵子美国才抛出一个两百亿美元的援助计划,希望换取阿根廷在和中国的金融合作上收点手。 但阿根廷不但没答应,反而又续了和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基本等于当面拒了美国的“橄榄枝”。 对阿根廷来说,美国那援助既不确定到账时间,又绑了不少限制条件,远水解不了近渴。 而中国则是掏出真金白银的订单,今年前八个月,阿根廷出口的高粱九成以上都卖给了中国,数量直接干到122万吨,中国几乎成了它的唯一买家。 更关键的是,这种高度依赖让阿根廷在制定标准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中国的需求。 毕竟要是真冒失送去质量不过关的货,被退那还得了,不如提前按买家的心意调整好标准,这样一来,中国这条稳定的销售链就能一直拽在手里。 反观美国,它试图用金援打开南美市场的大门,结果在阿根廷这儿直接碰壁。 南美的农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正往上走,中国趁机和这些国家绑得更紧,美国要再挤进去就更难了。 这事也让美国农业的尴尬更明显,大豆曾是美国对华出口的“王牌”,但经历贸易摩擦后,中国大豆采购大多转向巴西、阿根廷,美国的市场份额一路滑。 特朗普的补贴,虽然能暂时缓农民的气,但长远看,订单少了产能就过剩,库存堆在仓里卖不出去。新买家哪怕来了几个,也不可能填掉那道大缺口。 说到底,在全球化的农产品贸易里,谁能持续提供大规模稳定的需求,谁就更有话语权,美国试图用政治条件换经济合作,这种策略短期很难跟中国稳定的订单较量。 对阿根廷来说,选一个立刻能让农民有钱赚、又能长期合作的对象,自然是顺着自家利益走,而这一次,他们毫不犹豫地站在了中国那边。 【信息来源:大豆卖不出去,特朗普急了:将在APEC期间和中方好好谈谈——观察者网 2025-10-02】
普京缺席,中方派出压轴阵容,给特朗普同级,连待3天今年的朝鲜阅兵,绝对称得上
【11评论】【38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