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7岁梁从诫被下放江西劳动,妻子周如枚立刻提离婚,还给儿子改名换姓,

大胆的呜呜 2025-10-09 05:56:51

1969年,37岁梁从诫被下放江西劳动,妻子周如枚立刻提离婚,还给儿子改名换姓,不久后改嫁,12年后,人们看到周如枚的下场,纷纷感慨:凉薄之人,终究没有好下场! 1969年,梁从诫37岁,被安排到江西农场劳动。他离开北京后,周如枚很快提出离婚,理由是担心儿子未来受牵连。梁从诫同意了手续,两人正式分开。周如枚带走儿子梁鉴,独自承担抚养责任。那时孩子12岁,正值上学年纪,她必须确保户口和入学不受影响。离婚后,她恢复翻译工作,靠稿费维持生计,日子紧巴巴的。 为了彻底断开旧联系,周如枚带儿子去派出所改名,把梁鉴改为周志兵。户口本更新后,学校档案也随之调整,孩子从此用新身份生活。这步棋让她松口气,儿子入学不再有障碍。周如枚的父亲周培源虽有影响力,但那年头谁也不敢多管。她一边译书,一边操持家务,收入刚够温饱。梁从诫在江西农场干农活,从插秧到挑粪,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但他适应得快,身体渐渐结实。 改名没多久,周如枚通过朋友认识谢荣,他是北京医院的麻醉医生,四十出头,人稳重可靠。谢荣听说她的情况,主动帮忙照顾孩子,两人相处下来渐生情愫。1970年初,他们登记结婚,谢荣搬进她家,一家三口组成新家庭。周如枚继续翻译,谢荣上班后分担家事,生活稳定下来。次年,她生下女儿谢兰,家里添了新成员。儿子周志兵适应新环境,上学成绩稳中有升,周如枚偶尔检查作业。 梁从诫的农场日子单调,他负责田间管理,学会开拖拉机和修工具。信件往来中断后,他专心劳动,体重增加,双手长满老茧。周如枚的新婚姻让她远离旧事,她译的书越来越多,出版社找上门。谢荣工作忙,但对孩子视如己出,周志兵叫他爸,谢兰从小有父爱。这样的转变,让周如枚的日子好过许多,她买了些新家具,改善居住条件。梁从诫那边,农场任务繁重,他从组长干起,管人管事。 周如枚的决定影响深远,儿子周志兵长大后进大学,专业选了理工,避免了历史系的敏感。周如枚译介的书涵盖医学科普,谢荣有时提供素材,两人合作默契。女儿谢兰上幼儿园,周如枚接送时总带绘本。梁从诫在江西待了九年,期间农场扩建,他参与规划布局。回家探亲的机会少,他靠书信了解外界。周如枚的家庭渐趋完整,她减少外出社交,专注工作和孩子。 1978年,梁从诫结束劳动返回北京,重回北京大学教书。他整理研究资料,出版几本历史专著。后来创办自然之友环保组织,推动公众参与环保,影响全国。晚年他与高中同学王道宝结婚,两人相伴到老,2010年梁从诫去世,享年78岁,遗体捐献用于医学研究。 周如枚的婚姻持续到1980年,那年她47岁,查出癌症。治疗花去积蓄,她住院期间谢荣照顾孩子。周志兵已成年,谢兰12岁,家庭支柱动摇。癌症扩散快,她在北京医院离世,葬礼简单。消息传开,老圈子人议论她的早逝,联想到当年离婚,叹息凉薄之人难逃厄运。梁从诫得知后,只说愿她安息。

0 阅读: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