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逆转:国民党主席改选爆出“重磅炸弹”,郑丽文或将白忙活? 2025年国民党主席改选本是一场“稳中有变”的权力洗牌,没想到在最后关头,剧情急转直下。 原本,选情于郑丽文而言极为有利。多项民调显示她保持领先地位,最新党员民调中她以30%的支持度大幅领先郝龙斌的17.4%和罗智强的16.3%。 郑丽文独特的政治经历,从民进党成员转变为国民党骨干以及鲜明的改革形象,让她在基层党员中收获不少支持。 但政治就像天气,说变就变。 就在选前关键时刻,郑丽文被曝出与日本右翼政客高市早苗有所关联的言论,这一消息在蓝营内部引发震动。国民党内部一直强调坚守民族立场,这样的联系自然让许多党员心生疑虑。 与此同时,其他候选人也在积极布局。郝龙斌凭借其父亲郝柏村的军事背景,获得了约40名退役将军的联名支持,展现其在军系票源的实力。 罗智强则打出“阳光改革”牌,强调世代交替,甚至获得前领导人马英九的公开支持。 这场选举的选民基础也发生了变化。 国民党有效党员人数为331410人,比四年前减少近4万,创下党主席直选以来的新低。其中“自主党员”比例大幅增加,这些不受派系束缚的党员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力量。 看到国民党主席选战变得如此扑朔迷离,我不禁想问:为什么国民党总是要在关键时刻自己绊自己的脚? 郑丽文原本势头正好,她提出的“台湾人就是中国人”的立场,以及组建“在野大联盟”的构想,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她拜访王金平、卢秀燕等党内重量级人物时,也得到了积极回应。 王金平肯定她的论述能力和战斗力,称其“是当前国民党最需要的”。卢秀燕也赞赏她“战斗力十足”。这些支持原本为她铺平了道路。 但政治就是这么现实,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与日本右翼政客的关联让郑丽文的选情急转直下,这不禁让人感叹:在两岸关系如此敏感的时期,为何还要触碰这样的红线? 国民党真正的敌人从来不在党内,而是那些企图分裂国家、破坏台海和平的势力。国民党主席选举中,各位参选人不约而同地强调要纠正民进党的“台独”路线,这绝非偶然。 张亚中承诺若当选将恢复“国家统一纲领”,郑丽文也强调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开创两岸和平。这些表态说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岛内健康力量的政治共识。 可问题是,为什么国民党内部总是难以形成合力?从这次选举看,六组人马各执一词,郝龙斌谈“稳定”,郑丽文讲“改革”,罗智强说“团结”,张亚中则主张恢复“国统纲领”。 这种方向上的不统一,让国民党的未来充满变数。 更令人担忧的是,国民党似乎还没有从连续三次“大选”失败的教训中彻底醒悟。在民进党不断推进“台独”路线的时候,国民党内部仍在为个人利益纷争不休。 其实,对于台湾同胞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哪个政党执政,而是能否维护台海和平稳定,能否保障台湾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的福祉。 国民党主席选举中,各位候选人都提到要与台中市长卢秀燕保持良好关系,甚至出现“尊卢”现象。 这不仅仅是因为卢秀燕在蓝营中人气高,更反映出国民党内部对能够带领他们重返执政的领袖的渴望。 但问题是,国民党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新主席,更是一条清晰可行的道路。 国民党主席选举已进入倒计时,这场选举不仅关乎一个政党的未来,更将影响台海局势的走向。郑丽文从领先到遭遇挑战的经历,只是国民党内部复杂局势的一个缩影。 无论最终谁当选,国民党都面临同一个任务:如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如果国民党新领导层能够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摒弃内部纷争,那么无论对台湾地区还是两岸关系,都将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参考资料:军系票白热化,国民党党魁选战有两个关键因素?——凤凰网
☔台湾省学者邱毅教授表示,本来十拿九稳的国民党主席候选人郑丽文,现在已经失
【10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