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港,被“釜底抽薪”!中国“冰上舰队”已“战略绕过”马六甲,2万集装箱货轮,

罗普娱记 2025-10-09 10:33:23

新加坡港,被“釜底抽薪”!中国“冰上舰队”已“战略绕过”马六甲,2万集装箱货轮,18天直插欧洲,这不是一条新航线,这是一次,对旧世界“海上收费站”的“降维打击”。 新加坡港能成为全球航运枢纽,全靠马六甲海峡这根“生命线”。马六甲海峡每年要过10万艘船,是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咱们国家70%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都得从这儿运进来。 新加坡就卡在海峡最关键的位置,2024年它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112万标准箱,其中90%都是中转货物,说白了就是各国货船必须在这儿换船、补给,它靠着收码头费、维修费、燃料费稳稳当“中间商”,这些收入占了当地经济的一大块。 可这一切的前提,是没有第二条能替代马六甲的大通道。 现在中国的“冰上舰队”把这条路给走通了。所谓“冰上舰队”,就是走北极东北航道的货运船队,这条道沿着俄罗斯北极海岸,从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直接穿到欧洲,全程不碰马六甲海峡。 2024年有艘中国货轮“伊斯坦布尔桥”号从宁波舟山港出发,18天就到了英国弗利克斯托港,比传统路线快了22天,连中欧班列都比它慢7天。 对做买卖的人来说,这18天太金贵了,3C电子产品、时装样品这些赶时间的货,早到一个月就能抢占市场,这可不是小优势。 更要命的是成本能省一大截。传统航线从上海到鹿特丹,一艘2000标准箱的货轮光燃油费就得150万美元,还得交30万美元苏伊士运河通行费。 走北极航道航程短了30%到50%,燃油费直接降到100万美元,苏伊士的钱也省了,单次航行就能省80万美元。 2024年中国航运公司经北极航道跑了14次,运了17.6万吨集装箱,这两个数都是2023年的两倍,生意越做越大就是因为省钱太实在。 而且北极没海盗,不用像亚丁湾那样派军舰护航,保险费都能少20%到30%,这些省下来的钱全是从传统航线的利润里抢来的。 有人担心北极结冰走不了,其实中俄早把保障做好了。俄罗斯有全球最强的核动力破冰船队,22220型破冰船能撞开3米厚的冰,加一次燃料能跑7年,2024年一年就护航976次,还新造了“楚科奇”号“雅库特”号这些新船。 两国2024年成立了北极航道分委会,还签了协议要搞全年集装箱运输,现在夏天肯定能走,以后通航时间能延长到8个月。 今年北极航道货运量已经达到3790万吨,俄罗斯计划2030年提到1亿吨,这可不是临时航线,是要长期替代传统路线的。 新加坡能不慌吗?它自己跳出来说北极航线“不安全不环保”,其实就是怕货被抢走。它90%的生意都是中转,以前货船非走马六甲不可,现在有了北极航道,谁还愿意绕远路多花钱。 比如上海到汉堡,走北极27天,经苏伊士要33天,距离近了2000海里,大公司肯定会换路线。一旦货船少了,新加坡的码头、补给、维修生意都会下滑,这就是“釜底抽薪”。 更关键的是北极航道还能运超大型货轮。俄罗斯专门挖了深水航道,那些过不了苏伊士运河的大船现在能走北极了,2024年就有艘长294米的货轮运了4万多吨货到青岛。 而且这条道避开了红海、中东这些乱地方,不会像以前那样一闹危机就堵船,运输更稳当。 这根本不是开条新航线那么简单,是把新加坡靠地理位置当“收费站”的旧规矩给破了。18天到欧洲的速度、省一半的成本、核动力破冰船护航,这些优势堆在一起,传统航线根本没法比。 以后新加坡港的中转生意只会越来越少,而中国的“冰上舰队”会跑得越来越顺,旧世界的航运格局早就该被这样的新力量改写了。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罗普娱记

罗普娱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