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市长蒋万安曾宣称,如果大陆继续在台海进行军机绕台和军演的话,他就要停掉双城论坛。这话放出来时,岛内起了舆论,有人赞他“硬气”,也有人冷笑:“敢说,真敢做吗?” 很少有一个论坛能像双城论坛这样,把痕迹刻进两岸普通人的日常里。从 2010 年第一次举办至今,四十多份合作备忘录不是纸上的文字,是台北捷运里能用的扫码支付技术,是上海专家远程会诊的台湾病患,是早上在台北吃豆浆、中午就能到上海谈生意的便利航线。 就连疫情最紧张的时候,论坛也没断过,改成线上照样签合作,涉及的城市防疫、智慧经济话题,全是跟民生息息相关的实在事。世新大学的教授说过,这论坛要是停了,就是两岸关系的大倒退。 这话不是夸张。之前有次论坛受影响延期,台北农会去上海参展的计划跟着搁置,农户手里等着出的农产品只能压着;还有民宿老板记得很清楚,交流一断,台北的旅游收入掉了三成,门前冷清了好一阵子。 最新的民调里,超过八成的台湾民众觉得两岸该保持沟通,一半以上的台北市民都支持继续办论坛,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平台连着的是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收入。 蒋万安说要停论坛的话音刚落,岛内的讨论就炸开了。支持者觉得这是 “有立场”,隔着屏幕都在喊 “硬气”。但更多人在反问,真要停了,谁来买单? 上个月还有台北的团队去上海谈合作,签了几百万的订单,这些生意难道要跟着黄了?那些靠着两岸合作吃饭的商家、等着技术交流的从业者,他们的损失谁来补? 更耐人寻味的是前后的反差。蒋万安自己去年还带队去上海参加论坛,强调 “交流非常重要”,今年却放出停办的话。而且每次论坛举办,他都会提对两岸和平发展的助益,说能让台北市民生活更便利。 一边说着交流的好,一边又拿停办当说法,这样的矛盾让不少人觉得,这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态。毕竟办不办论坛,从来不是台北市长一句话能定的。 之前民进党当局就给论坛设置过不少障碍,划红线、卡审批,硬生生把定好的举办时间拖到延期,最后还是在各方压力下才 “有条件举行”。连发起论坛的前市长都站出来呼吁,别破坏这难得的沟通管道,可见维持交流有多不容易。 现在台海局势本就复杂,双城论坛被很多人当成两岸交流 “最后一根浮木”。这根浮木上,载着的是两岸民众的生计和期待,不是政客用来表态的工具。 要我说,比起放停办的狠话,不如想想怎么把论坛办得更好。毕竟民众要的从来不是口号里的 “硬气”,而是能实实在在用上的便利、能稳稳当当赚到的收入。真要是把这根浮木抽走了,最后受影响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你觉得蒋万安这话真能兑现吗?要是论坛真停了,受影响最大的会是哪些人?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台北市市长蒋万安曾宣称,如果大陆继续在台海进行军机绕台和军演的话,他就要停掉双城
朦胧烟雨楼
2025-10-10 12:37:41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