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撞车!”湖南高速上,何先生刚买3个月的新车被大货车撞报废,货车司机却喊冤:“我刹不住了,不变道撞前车我就死定了!”何先生气得发抖:“你保命,就不管我们小车上人的命了?” 这事发生在今年十一假期,重庆的何先生早就计划好了带家人自驾去湖南玩。出发前一天,他还特意给新车做了保养,想着一家人舒舒服服出门,谁能想到半路上会遭遇这场横祸。 当天下午,何先生沿着高速正常行驶,车速保持在100码左右,跟前车也保持着安全距离。突然,他从后视镜里看到一辆大货车歪歪扭扭地冲过来,没等他反应过来,“砰”的一声巨响,车尾就被狠狠撞上。 车子瞬间失控,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往前冲,又一头撞上了前面的小轿车。紧接着,后面的车来不及刹车,一辆接一辆撞上来,短短几秒就变成了七车连环撞的现场。何先生死死握着方向盘,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听见妻子和孩子的惊叫声,还有金属扭曲的刺耳声音。 等车子停下来,何先生第一时间检查家人的情况,万幸的是,新车的安全性能不错,一家人只是受了点皮外伤。可当他下车看到自己的车时,心都碎了——车头撞得稀烂,车身变形,挡风玻璃全碎,才开了3个月的车,彻底成了一堆废铁。 这时,货车司机也下了车,脸上满是后怕。何先生冲上去质问,对方才支支吾吾地说,当时他看到前方大货车突然减速,自己的刹车没踩住,要是直接追尾,他开的平头货车驾驶室根本扛不住,肯定要出人命,所以才临时变道撞向了何先生的小车。 “我也是没办法,我要保命啊!”货车司机反复强调。可这话在何先生听来,格外刺耳:“你要保命,我们的命就不是命吗?要是我的车再弱点,我们一家人可能都没了!” 这事传到网上后,评论区吵翻了天。有网友说,大货车的驾驶位设计本身就有问题,平头货车一旦追尾,驾驶员的生存空间太小,要是能像大巴车一样改成低姿态,司机可能就不会这么慌不择路。 这话还真不是没道理。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商用车安全技术发展报告》,平头货车在正面碰撞时,驾驶员的死亡率是长头货车的3.2倍。而大巴车采用的低地板、前倾式驾驶室设计,能在碰撞时通过车身变形吸收冲击力,大大降低驾驶员受伤风险。如果货车也能普及这种设计,或许能减少不少“选择性撞车”的情况。 还有网友说,货车司机这根本不是“紧急避险”,而是漠视他人安全,应该按故意伤害算。这就涉及到法律界定了。根据《刑法》第二十一条,紧急避险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而且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就分析过,这次事故中,货车司机为了自保,选择撞击正常行驶的小车,已经超过了紧急避险的限度,属于“避险过当”,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要是造成严重后果,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之前河南就有一起类似案例,货车司机为避撞前车变道撞坏私家车,最终被判赔偿车主全部损失,还被记6分罚款200元。 除了法律和车型设计,货车司机的安全培训也成了焦点。交通运输部2024年发布的《道路货运驾驶员培训质量报告》显示,全国货车司机的岗前应急处置培训覆盖率只有68%,有近三成司机没接受过系统的紧急避险训练。很多司机遇到突发情况,只会凭本能反应,根本不知道怎么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减少对他人的伤害。 就像这次的货车司机,如果他接受过专业培训,可能会知道提前观察车流、保持安全车距,或者在刹车时采取点刹的方式减速,而不是等到刹不住了才临时变道。而且,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货车在高速上行驶时,跟车距离要比小车更远,时速超过100公里时,至少要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可从事故现场看,这位司机显然没做到。 另外,何先生还面临一个现实问题:新车报废后的保险理赔。根据《保险法》第五十五条,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保险公司应当按照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但新车落地就会贬值,何先生的车买时花了20万,3个月后折旧率大概在10%左右,保险公司可能只会赔18万,这中间2万的差额,就得找货车司机赔偿。 可实际操作中,很多货车司机要么只买了交强险,要么商业险保额不够,一旦出了大事故,根本赔不起。何先生现在就担心,就算打赢了官司,赔偿款也可能拿不到。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数据显示,2023年货车交通事故的赔偿执行率只有57%,近半数车主拿不到全额赔偿。 这事说到底,不仅是一个司机的选择问题,更是涉及车型设计、法律界定、司机培训、保险保障等多个方面的系统性问题。如果只盯着司机个人的“自私”,却不解决背后的隐患,以后可能还会有更多“选择性撞车”的事故发生。 最后想问问大家,如果你是这位货车司机,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选?你觉得要解决这个问题,是先改货车设计,还是先加强司机培训呢? (来源:AHTV第一时间) (图片和内容均为网上信息,部分细节可能存在夸张杜撰成分,请注意甄别)
“选择性撞车!”湖南高速上,何先生刚买3个月的新车被大货车撞报废,货车司机却喊冤
惜陈谈娱乐
2025-10-11 07:49:25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