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就是肝太“热”了,老祖宗留下的“清热”第一方,让孩子抽动症不再反复! 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挤眉弄眼、耸肩甩手等抽动症状,却不关注孩子自身的体质,结果治不好不说,还让孩子的抽动越来越频繁。 什么是肝热型抽动症? 孩子先天肝常有余,加上后天学业压力大、电子产品看多了耗伤肝阴,或饮食上常吃辛辣、油炸等热性食物,导致肝气郁结、郁而化热,肝阳亢动。肝主疏泄、主筋,肝热生风,风动则筋脉不自主抽动。 ✦ 攻击面部筋脉,就出现挤眉弄眼、咧嘴耸肩; ✦ 攻击肢体筋脉,就是甩手踢腿、扭脖子; ✦ 攻击咽喉,便会清嗓子、发出怪声。 如果这个时候体内肝热炽盛,再碰上外界情绪刺激或劳累,就会让抽动症状更加剧烈、反复难愈。 比如之前接诊的一个9岁小男孩,抽动症快一年了。孩子妈妈说,孩子平时性格急躁,爱发脾气,还特别爱玩手机游戏。 自从上三年级后,先是频繁眨眼,后来发展到耸肩、清嗓子,尤其是考试前后,症状会明显加重。了解到孩子平时大便偏干,小便黄,最近几天因为感冒,抽动得更厉害了,再结合孩子舌红苔黄、脉象弦数的表现,辨证这孩子就是典型的“肝热生风”型抽动症。 张仲景在《温病条辨》中留下的经典方剂“银翘散”,正是应对这类肝热、风热问题的“清热”良方,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平肝息风等功效。 在临床中,对于因热邪导致的抽动频繁、伴随烦躁、咽喉不适的孩子,银翘散加减使用效果显著。 银翘散组方: 【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清泻肝火之源头,缓解因热邪引发的烦躁与抽动; 【薄荷、荆芥穗】轻清宣散,助银花、连翘疏散上焦风热,平息肝风,减轻面部及肢体抽动; 【淡豆豉】宣发郁热,调和肝脾,缓解因情绪波动诱发的抽动; 【牛蒡子、桔梗】利咽散结,针对肝热上攻咽喉导致的清嗓子、怪声等症状; 【淡竹叶】清热利尿,引导热邪从下焦排出,减少体内热积; 【甘草】调和诸药,使整个方剂的清热之力平和而持久,不伤孩子娇嫩脾胃。 这个方子我在临床使用时,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加减: 如果孩子眨眼、挤眉明显,可加菊花、桑叶增强清肝明目的作用; 若伴有耸肩、肢体抽动频繁,可加钩藤、僵蚕来平肝息风; 对于咽喉不适、清嗓子严重的情况,可加玄参、麦冬滋阴利咽。 这个孩子肝热明显,且有感冒诱因,所以在银翘散基础上加入了黄芩、栀子加强清肝泻火的效果,同时因孩子烦躁易怒,加了少量柴胡疏肝理气。 按照我的嘱咐,3周后,孩子妈妈发来消息说:孩子清嗓子、耸肩的频率少了,也没那么容易发脾气了;继续按方子调理,5个多月后,孩子的抽动症状基本消失,睡眠和胃口也变好了。 后续又巩固调理了两个月之后停药,前段时间回访,孩子抽动症未曾复发,学习时也能静下心来了
抽动症就是肝太“热”了,老祖宗留下的“清热”第一方,让孩子抽动症不再反复! 很多
灵松谈育儿
2025-10-11 08:49:58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