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禁止中国航班飞越俄罗斯领空,外交部提了个“建议” 特朗普又来了。直接通过

寒江孤影呢 2025-10-11 10:53:25

特朗普要禁止中国航班飞越俄罗斯领空,外交部提了个“建议” 特朗普又来了。直接通过交通部下了一道拟议命令,要禁止中国航司飞越俄罗斯领空飞往美国。这个动作一出,整个航空圈都震了一下。10月9日,华盛顿时间,文件已经送达,给中国航司两天时间回应。 美国人说得很直白:中国航司绕俄罗斯领空,航程短、成本低,美国航司只能绕飞,航程长、成本高,这不公平。 听起来像个小学生在课堂上告状,说别人偷偷走小路回家,自己要绕大圈太吃亏。 可问题是,这小路不是中国偷偷开的,是俄罗斯欢迎你走,美国自己不愿意走。到底是谁把自己锁在了门外,现在又来怪别人进得快? 这事说白了,是特朗普政府又一次把地缘政治当成航空政策。 从2022年俄乌开打后,美国就封了俄罗斯的天,俄罗斯也不客气,反手就把美国航司赶了出去。 于是,美方航司现在像被绑住腿的短跑运动员,看着中国航司从俄罗斯上空“直插黄龙”。 美国人一算账,这每年可是2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于是,这道拟议令就成了“收拾你之前,先拖你下水”的招数。 可笑的是,这不是第一次。早在2023年5月,美国交通部就悄悄给中国航司加了条件:“可以加航班,但不能走俄罗斯。” 这次干脆不装了,全面禁止。特朗普这手法没变,依旧是熟悉的“极限施压”,只是这次包裹在航空政策里。 看起来像是为了“公平”,其实是把自己制裁俄罗斯的苦果,生生塞回中国嘴里。 外交部10月10日的回应,并没有直接反击,而是用了一个很耐人寻味的词,“建议”。 郭嘉昆说,美方应反思自己的政策,而不是让全球消费者为美国的霸权买单。 这话听着像在劝,但其实不软,等于说得很清楚:你美国自己选了不走俄罗斯,现在成本高了,别来怪别人。 而且中方还特别点了《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这意味着中国航司飞俄罗斯,是合法的,是有航权协议的,是你美国自断臂膀,别想让别人陪你瘸。 可问题是,这事不会就这样结束。美方现在是打着“公平”的幌子,把商业问题政治化。背后其实是更大的棋局。 波音要卖飞机给中国,中美贸易谈判又在磕巴,科技战没停过,现在又多了个航空战。 特朗普的算盘很清楚:用一件事去撬另一件事,逼中国在别的地方让步。说白了,这不是航空政策,这是谈判筹码。 更狠的是,美国航司自己也躺枪。达美、美航早就抱怨过,说从纽约飞北京,绕飞俄罗斯太贵,甚至得少带点人、少拉点货。 可现在特朗普的命令一出,不但没解决这些航司的痛点,反而让中美航线的竞争更难搞。 你让中国航司也不能飞俄罗斯,结果是两边都耗油,都绕远路,航班价格只会更高,乘客体验只会更差。 而且,这种政策还可能引来更多“跟风”。欧洲那边早就有人眼红了。 2024年时,法荷航、汉莎都去欧盟那边打报告,说中国航司太“香”,走俄罗斯太省,搞得他们竞争不过。 特朗普这波要是成了,说不定欧盟也会跟上,到时变成“西方封天”,只剩下中东、印度这些“非盟友”国家还能自由飞。 更深一层的焦点,是规则的解释权。美国人总是喜欢讲“规则”,可一旦规则不利于自己,就开始改规则。 现在的特朗普政府,就是在把“公平竞争”重新定义,你不能比我好,你要跟我一样差,这才叫公平。 可世界不是美国的课堂,中国也不是那个坐在最后一排被老师点名的学生。 中国航司飞俄罗斯,是按规矩办事,美国航司飞不了,是自己封了路。你不能堵了自己再来怪别人走得快。 很多人没注意到,这件事其实还会影响到美国本土的旅游业。中美航线是中产游客的主力线,一旦航班变少、票价变贵,来美旅游的大盘就会缩水。 尤其是中国游客恢复出境游后,带动的不只是机票,还有酒店、购物、餐饮。特朗普这一招,赢不了中国航司,却可能先砸了自己饭碗。 而从资本市场看,10月10日当天,中国航司股价虽然小跌,但幅度不大。国航跌了1.3%,南航1.8%,市场情绪还算稳定。 这说明什么?说明投资人并不认为特朗普的这招能成事,或者说,即便成了,也只是暂时的麻烦。 因为航权问题从来不是单边能定的,尤其是在国际航线这种高度依赖互惠互利的行业里,谁要是硬来,最后都得自己收拾残局。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政府这边一手打中国航司,一手又在放话说“愿与俄罗斯重新对话”。 这种前后不一的姿态,其实就是典型的软硬兼施。对外说要强硬,对内还得考虑波音、旅游、航司压力。 这种混搭风格,也只有特朗普玩得转,但玩得久了,别人也就看穿了,知道这就是剧本,不是真章。 最后,这件事不只是航线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一次外交风向的试探。 美国想用这招把中国拉进一个“你也别好过”的局里,而中国的回应,则是“你不走是你家的事,我走得快是我的本事”。

0 阅读:106

猜你喜欢

寒江孤影呢

寒江孤影呢

自我否认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