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特朗普政府提议禁止东方大国航空公司往返美国的航班飞越俄罗斯领空,万万没想到,美国这提出无理的要求,东方大国会听你的,应该美国该反思自身政策。 这场突如其来的航空博弈背后,藏着美国难以启齿的竞争焦虑。美方赤裸裸地要求中国航司在48小时内回应这项禁令,摆出了一副强硬的最后通牒姿态。 美国交通部在白纸黑字的拟议命令中反复强调“公平竞争”,却闭口不谈这场风波的真实起源。正是2022年美方率先对俄罗斯关闭领空,才引来了俄方的对等反制。 自己酿的苦酒,如今却要逼着别人一起喝下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堪称四两拨千斤:“建议美方反思自身政策对本国企业造成的影响,而不是无理打压别国”。这短短一句话,直接戳穿了美方逻辑的荒谬本质。 航空业内部数据显示,绕飞俄罗斯领空意味着每条航线增加1.5至2小时飞行时间,燃油成本激增10%到20%。这笔账最终会转嫁到每个旅客身上,中美航线票价可能面临30%的上涨压力。 美国航空协会一直抱怨每年损失20亿美元市场份额,但这个数字背后是他们自己政府政策造成的困境。把国内问题的代价转嫁给他国,这就是美式公平的真实写照。 值得玩味的是,这场航空博弈恰逢中美关系微妙时刻。波音公司正与中国洽谈一笔500架飞机的大订单,这笔交易对波音重振市场至关重要。美方在航空领域开辟新战线,很可能伤及自家企业的核心利益。 中国商务部的反制措施已经亮出。将十余家美国防务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收紧稀土加工技术出口管控,这些举措直接击中美国高端制造业的软肋。 全球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早已超越简单的地缘政治博弈。美国85%的稀土提炼加工依赖中国技术,这种相互依存关系不是一纸禁令就能切断的。 特朗普政府的选择性制裁正在引发连锁反应。从贸易战到科技封锁,再到如今的航空限制,美方每一次出手都在削弱自身的国际信誉。规则只在对己有利时遵守,这种双重标准终将反噬。 中国航司飞越俄罗斯领空完全符合中俄双边航空协议,遵守国际民航组织规则。我们没有义务为美国的制裁后果买单,更不会在外压之下改变合法的运营模式。 这场博弈早已超越航线之争,成为两种理念的碰撞。是坚持多边规则与互利共赢,还是奉行单边霸权与零和思维?选择权始终握在美方手中。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特朗普宣布禁止中国航班走俄领空,并要求中方在两天内答复,而真相的曝光属实意想不到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