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把希望寄托给了巴基斯坦稀土,只为打破对华依赖,还称合作是 “供应链大胜”,但首批巴基斯坦的原矿便击碎了美国的寄托,中国更凭关键管控,直接断了美巴合作的后路。 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将美巴稀土合作称作 “供应链大胜” 时,这场看似能打破中国稀土垄断的合作,如今却成了难以为继的困局。美国急于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试图让巴基斯坦填补空缺,可现实却证明,巴基斯坦根本接不住中国曾经撑起的稀土供应 “接力棒”。 从最关键的提纯环节来看,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差距堪称天堑。中国凭借徐光宪院士研发的独家萃取技术,能从 100 吨稀土原矿中提炼出 98.5 吨高纯度产品,而美国实验室最高水平仅能提取 82 吨,大规模生产时效率还会进一步下滑。 巴基斯坦曾尝试自主提纯,却因缺乏中国离心机,废料率飙升至 45%,资源浪费触目惊心。更尴尬的是,巴基斯坦运抵美国的 2000 吨原矿,因纯度仅 82% 未达美方 92% 的标准被当场退货,美国随即冻结 5 亿美元二期投资,合作陷入停滞。 技术短板之外,巴基斯坦脆弱的工业基础和产业链配套,也让其难以支撑稀土产业发展。美国自身稀土产业早已衰退,仅存的 MP Materials 公司只能处理轻稀土,制造 F-35 雷达所需的镝、铽等重稀土提纯技术完全空白。 而巴基斯坦制造业占 GDP 比重不足 20%,且超半数集中在低附加值的纺织行业,让这样的工业体系去攻克稀土精炼技术,无异于让新手直接驾驶航天飞机。反观中国,不仅手握全球 70% 以上的稀土分离专利,还拥有 1300 余家配套企业,构建起从采矿到磁体制造的完整产业链,这样的优势是巴基斯坦短期内无法企及的。 基础设施落后与安全隐患,更是给巴基斯坦稀土产业蒙上层层阴影。稀土主产地俾路支省一年停电超 100 天,世界银行测算,仅停电造成的损失就占巴基斯坦 GDP 的 3%;从矿区到卡拉奇港 700 公里的路程,货运准点率不足 40%,运输成本居高不下。更严峻的是,当地分裂势力频繁发动袭击,美国勘探队多次遇袭,3 名美籍技师受伤,巴基斯坦军方每月需投入 1200 万美元用于安保,成本压力远超预期,项目推进屡屡受阻。 中国出台的稀土管控政策,更是给美巴合作致命一击。全球 90% 的稀土萃取剂由中国生产,中国新规要求萃取剂出口需逐案审核,且明确禁止用于军事领域。此前巴基斯坦小规模提纯完全依赖中国萃取剂,失去这一关键材料,稀土矿瞬间沦为废石。同时,“原产地追溯” 条款规定,只要生产环节用到中国技术、设备或材料,成品出口第三国前必须经过中国审批,彻底堵住了美巴规避管制的可能。 如今,美巴稀土合作仅停留在 “应急供矿” 阶段,巴基斯坦既无技术与产业链支撑,又受困于基础设施和安全问题,根本无法满足美国对稀土的需求,更别提替代中国曾经的供应地位。这场看似热闹的合作,最终证明美国 “去中国化” 的算盘,在现实面前彻底落空。
惊爆就在刚刚巴基斯坦肠子都悔青了刚拿美国5亿稀土投资,中国技术管制新规
【21评论】【19点赞】
逸尘
100吨原矿出98.5吨高纯度?小便你是搞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