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根据中国新一轮稀土管制打击措施,台积电的芯片无法向美国出售。 纽约时报的解读确实说到了点子上,这事儿压根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而是戳破了台积电这类企业的“软肋”。 得搞明白一个关键常识,稀土这东西可不是普通的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在芯片里的作用堪比“心脏零件”,用量不多但没它真不行。 芯片制造里把硅片磨到原子级平整的环节,就得用稀土里的二氧化铈磨料,14nm以下的高端芯片根本绕不开,光刻机里那些能实现纳米级精度运动的部件,核心也是钕铁硼永磁体,这里面的钕和镝全是稀土元素,单台EUV光刻机就得装几十公斤这种磁钢,缺了它机器就是个废铁。 台积电作为全球芯片代工的龙头,日子早就被稀土攥在手里了。它生产3nm芯片最急需的镝元素,92%都得从大陆买,这种重稀土做的零件每72小时就得换一批,断供一天生产线就得停摆。 这次中国稀土管制升级,直接把规矩亮明了:不管是原产于大陆的稀土,还是境外用中国技术生产的稀土产品,只要终端产品里中国稀土占比超过0.1%,出口就得申请许可,逐案审批。 这个0.1%的阈值低得离谱,随便一个含稀土的芯片组件都能达标,台积电的芯片根本不可能绕过去,等于说它想卖芯片,就得先过中国这一关。 之前有人想耍小聪明,把中国稀土运到巴基斯坦港口再转卖给台积电,结果刚到港口就被查了,咱们新上线的稀土追踪系统从开采到加工全流程都能盯到,想绕道门都没有。台积电也不是没试过自救,赶紧找澳大利亚矿企签协议,想把海外采购比例从10%提到30%,还联合日本企业研发无镝磁体,可现实太骨感。 海外矿场挖出来的都是粗矿,得精炼才能用,而全球92%的稀土精炼产能都在大陆,别人想建一条生产线,没10年时间和几百亿美元根本搞不定,就算建起来,成本也比大陆高40%以上。现在台积电的14nm以下产能已经受影响,原本计划扩产的2nm制程也只能推迟,这就是没有稀土“粮草”的后果。 更有意思的是,受影响的不止台积电,连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都急了,他们的设备里全是稀土,激光器、磁铁这些核心部件都离不开,现在正急着排查稀土来源,出货都已经延迟了好几周。要知道ASML可是台积电的“命根子”,它一延迟,台积电的产能更没法保证。 这就形成了一个连环套:中国管稀土,ASML出不了货,台积电造不了芯片,美国想拿芯片也得等。之前美国动不动就用技术搞长臂管辖,说含美国技术的产品就不能卖给中国,现在中国不过是用自家的资源立规矩,本质上就是对等回应,算是把美国的玩法学明白了,只不过换了个“稀土版本”。 日本和韩国的芯片企业更尴尬,三星、SK海力士之前跟着美国对中国芯片制裁得挺起劲,禁售设备、封锁技术不留死角,现在他们的芯片里同样有中国稀土,想出货也得申请许可,就算想求情都没地方说,规矩就是规矩,没情面可讲。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以前还扬言“如果美国想扼杀他们,中国真的无能为力”,现在面对稀土管制,直接没了声音,这前后反差也是挺讽刺的。 毕竟再牛的技术,没有原材料都是白搭,就像英国《金融时报》说的,美国卡脖子不让吃饭,总不能指望中国还把粮食喂到嘴边。 其实这事儿根本不是什么“激进打压”,就是把资源的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 中国之前对稀土管控没这么细,有些企业靠稀释成分、境外加工规避监管,现在设0.1%的阈值,就是堵上这些漏洞。而且管制也分用途,民用的合规申请都能过,重点卡的是那些别有用心的用途,算是既守住了底线,又没把路堵死。 那些跟着美国起哄的企业现在该明白,产业链的命门不一定在技术图纸里,可能就藏在一块不起眼的稀土矿石里,之前制裁别人有多欢,现在求着要原材料就有多狼狈。 这波稀土管制说白了就是场话语权的博弈,美国之前总觉得掌握技术就能说了算,把芯片当武器到处卡脖子,现在终于碰到了“软钉子”。 稀土这东西中国不仅储量大,还掌握着最核心的精炼技术,这可不是短期能替代的,全球产业链早就被绑在这条船上了。以前是中国被动接招,现在主动出牌,用美国熟悉的规则反击,既合理又有力。 资源在手,规矩才能算数,这才是真正的产业链底气,不是靠嘴硬就能得来的。
在中美芯片竞争这事上,日本人瞅见个挺有趣的情况:美国一门心思拿高端芯片要和中国比
【2评论】【4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