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企痛下毒手后,荷兰害怕了,着急与中国解释,这事跟美国没关系。 9月30号说起,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突然给安世半导体下了道部长令,把这家企业全球30个子公司、分支机构的资产、知识产权、人员调整全给冻结了,一年之内不许有任何变动。 荷兰法院连庭审都省了,直接启动紧急措施:把中方CEO张学政的职务给停了,派了个跟安世没关系的外籍人士当非执行董事,还特意给了“决定性投票权”,最后把闻泰科技持有的几乎全部股份(就留了一股凑数)交给第三方托管。 这操作简直刷新下限,相当于明火执仗地抢资产——要知道安世是闻泰前后花了近300亿,分三次收购才拿下的全球功率半导体龙头,2024年光这一家就贡献了147亿营收和23亿净利润,是闻泰的核心命脉。 荷兰这边刚把事做绝,转头就开始心虚了。10月13号中方公开表态,强烈反对这种歧视性安排,外交部和半导体行业协会紧跟着发声,直指他们滥用“国家安全”概念,搞选择性限制。这下荷兰媒体先慌了,纷纷报道说“担心中方采取回应措施”,因为他们心里门儿清,自己在八种关键材料上根本离不了中国。 荷兰中央统计局的数据摆得明明白白,氧化钡(重晶石)、铋、钴、镁、锰、锶、钽、氟石这八种材料,中国都是他们最大的供应国。这里面每一样都戳中荷兰的要害:去年光进口镁就花了2.74亿欧元,这东西是造电动汽车车身和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关键,没替代品; 锰的进口额也有1.78亿欧元,建筑、汽车制造用的钢材都得靠它强化韧性。更要命的是重晶石和钽,重晶石是ASML光刻机电子元件的基础原料,钽是高端芯片和航空设备的“刚需品”,缺了这俩,荷兰的高科技产业直接就得卡壳。2024年荷兰从中国进口的含这些材料的产品,总值都到585亿欧元了,相当于把自家产业链的“粮草”拱手让人。 更有意思的是荷兰急着撇清关系的样子。明明美国9月29号刚出了“50%穿透规则”,安世因为是闻泰全资子公司,早就被波及,荷兰动手的时间点耐人寻味,却偏要强调“跟美国没关系”。 可这话说出来连他们自己人都未必信——荷兰政府嘴上喊着“保护欧洲经济安全”,实际干的是破坏市场规则的事,法国智库都忍不住说,这是把经济安全凌驾于自由市场原则之上,迟早引火烧身。 其实中方的反制已经在路上了。10月4号商务部就下了出口管制令,禁止安世中国及其分包商出口特定元器件,安世广东的封装测试工厂直接受影响,现在急着找中方求豁免,说“调动了一切资源沟通”。 这还只是开胃菜,真要是把中方惹急了,那八种关键材料稍微收紧供应,荷兰的日子就不好过:新能源车企得停工,光刻机生产受影响,建筑和金属加工企业成本得飞涨,连锁反应能波及大半个荷兰经济。 现在荷兰算是骑虎难下了。闻泰已经放话,要用一切法律和外交手段维权,指责他们“借政治压力剥夺股东权利”;中方也明确说了,反对把经贸问题政治化,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不动摇。 荷兰要是给不出像样的法律依据,程序再这么不透明,不光中方要出手,其他国家的企业也得掂量掂量——今天能抢中企的资产,明天会不会轮到别人?到时候合作伙伴都跑了,损失可比现在大多了。 安世的外籍高管倒是先慌了,临时CEO忙着表态“日常运营能继续”,可真要是关键材料断供,再怎么嘴硬也没用。毕竟中国在这些材料的开采加工领域垄断多年,欧盟就算想另找供应方,没个三五年根本建不起产业链,远水救不了近火。之前美国搞稀土制裁被反制的教训就在眼前,荷兰要是真硬扛,最后大概率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说到底,荷兰这波操作就是典型的“又想占便宜又怕挨揍”。既想跟着凑地缘政治的热闹,又舍不得中国市场和关键材料供应,急着撇清美国关系也是怕被当成出头鸟先收拾。 但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中方的立场摆得清清楚楚,要是不给个合理的说法,真等反制措施落地,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毕竟做生意讲究个公平,你先破坏规矩,就别怨别人按规矩反击。
就在刚刚荷兰所有在华投资的企业都开始“慌了”10月12日,荷兰政府通过荷兰法
【58评论】【49点赞】
用户86xxx34
今后想解除制裁,必须提头来见,凡是参与的必须宰杀,没有参与者的脑袋做投名状,就别想了,全部等死吧。
Tony XY
和美国没关系你逗敢抢中国东西,更要弄你了。。。
峻承
应该对安世的外籍高管直接发红色通辑令。
用户51xxx89
谁给的底气?就是想做也不提前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吗?
理趣童韵
索赔,索赔,先索赔3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