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对媒体说:“中国商务部今天发布通知,自即日起至2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11-10 16:17:55

11月9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对媒体说:“中国商务部今天发布通知,自即日起至2026年11月27日,暂停对美出口镓、锗、锑、石墨等关键矿产的管制措施,此举源于中美釜山会晤达成的贸易协议,中方暂停管制将惠及美国终端用户及全球供应商,有效缓解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担忧,在我们的劝说和鼓励下,中国正在做正确的事,这令美国和世界感到欣慰!” 中国暂停对美出口镓、锗、锑、石墨这些关键矿产的管制,这事确实是真的,但绝不是什么“在美国劝说下做的正确事”,背后分明是中美双方各让一步的务实交易,每一项政策调整都有实打实的依据撑着。   先说说这政策本身,中国商务部11月9日确实发了公告,暂停对美出口这些关键矿产的管制,期限到2026年11月27日,跟卢特尼克说的时间能对上。   但这事的由头可不是美国的“劝说”,而是10月底中美在韩国釜山APEC会议间隙达成的共识,外界都把这份协议叫做“土豆泥协议”,里头裹着稀土、大豆、芬太尼等好几个领域的交换内容,本质就是双方各取所需的妥协,压根不存在谁单方面说服谁的事儿。   这更不是中国单方面让步,美国那边也拿出了实实在在的交换筹码。作为对等条件,美国同步暂停了9月29日刚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还把部分对华商品的加权平均关税降到了30%左右,连针对中国造船业的制裁都暂缓了。   要知道,关键矿产出口管制是中国手里重要的战略工具,2023年8月就对镓、锗实施过管制,目的就是维护国家安全,哪能凭几句“劝说”就松口?   卢特尼克刻意不提美国自己拿出的交换筹码,光往自己脸上贴金,实在站不住脚。   再往深了说,这事儿本质是双方产业需求逼出来的选择,中国暂停管制确实能缓解全球产业链紧张,但更关键的是两边都有实打实的需求。   美国对这些材料的依赖根本绕不开,就拿镓和锗来说,俩都是半导体和军工产业的“粮食”,中国在全球产能布局和精深加工技术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石墨更不用说,是锂电池的核心材料,而美国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正急着要这东西——彭博社数据显示,2025年前7个月,美国电网级储能用的锂离子电池里,65%都来自中国进口,中国在全球正极材料产能里占了96%,负极材料更是高达85%。   要是一直管制着,美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计划得往后推,2030年的产业目标都得打折扣。   反过来对中国而言,暂停管制也是顺理成章的产业安排。国内稀土、锂电池这些产业产能本来就充足,适当放开对美出口,能帮企业消化产能、回笼资金。   就像国内北方稀土、宁德时代这些行业龙头,之前受管制预期影响,海外订单多少有点波动,现在政策一调整,正好赶上四季度海外采购旺季,能快速打开市场窗口。   而且这可不是彻底放开,是“有底线的松绑”:不仅明确说了就一年期限,还保留着重稀土、镓锗等关键材料军用出口的禁令,美国军工企业顶多喘口气,长期依赖根本躲不开。   更关键的是,这波政策调整不是孤立的,是一整套组合拳。   就在11月9日公告发布前两天,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已经宣布暂停稀土、锂电池等物项的出口管制;紧跟着政策公布第二天,也就是11月10日,又恢复了三家美国大豆企业的对华出口资质。   这一串动作下来,明眼人都能看明白,这是场精准的“双向松绑”:中国用关键矿产的临时放开,换来了美国关税和制裁的暂缓,还敲定了大豆采购的合作——协议里明确说了中国未来三年每年至少买2500万吨美国大豆,2026年年初还得紧急采购1200万吨。   每一步都是算过账的战略安排,跟“被劝说着做正确的事”压根不是一回事。   从全球产业链角度看,这种调整确实是好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早就预警过,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把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了0.5个百分点,降到2.8%,2026年也调到了3.0%,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现在双方在关键领域松绑,能直接提振市场信心。但这绝不意味着中国丢了主动权,毕竟这些关键矿产的核心产能和技术还攥在我们手里。   美国财长贝森特之前还放话要一年摆脱中国稀土依赖,可业内都清楚,建完整的稀土开采、精炼产业链至少要五到十年,环保审批、技术人才都是绕不开的坎。   一年后的政策走向,全看美国能不能兑现承诺。要是美国再搞新制裁,中国随时能把管制重启。   这种“可开关”的政策调整,恰恰说明中国在供应链里的分量——不是被动听话,而是攥着主动权的平等玩家。卢特尼克那种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说法,说白了就是故意简化事实,压根站不住脚。

0 阅读:86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