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美国一储藏约816吨大豆粮仓轰然倒塌! 一声巨响划破美国伊利诺伊州小镇马丁顿的午后宁静,一座装满 816 吨大豆的混凝土粮仓轰然坍塌。钢筋混凝土的残骸混着金黄的豆粒喷涌而出,像黄色潮水漫过空地,最深处能没过脚踝。 正在附近卸载大豆的卡车司机吓得抱头就跑,监控画面里,粮仓像积木般垮掉的瞬间,金属扭曲的尖叫声隔着屏幕都能让人揪心。 这场没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却把美国大豆产业的窘境扒得明明白白。事发前就有工人发现粮仓墙体裂了缝,可没人能及时处理 —— 这座仓库已经超期服役三年,最近俩月还得硬撑着装远超 600 吨上限的新收大豆。 坍塌砸断了电线杆,周边三公里停电四个多小时,直到深夜才恢复供电,当地人说,那漫天飞舞的豆粒,看着更像产业崩溃前的碎屑。 谁能想到,曾经靠大豆出口赚得盆满钵满的美国,如今会陷入 “丰收即滞销” 的死循环。作为大豆主产区的伊利诺伊州,今年庄稼长得挺好,可全美超七成新收大豆找不到买家,积压总量快冲到 1.2 亿吨,创下二十多年来同期最高纪录。 放在以前,中国货轮早该在港口排着队等装货了,中国市场曾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2024 年光交易额就有 126.4 亿美元。 变故从 2025 年 5 月开始,中国彻底停了美国大豆新订单,之后几个月连靠岸的美粮船都见不着了,这是近二十五年头一回出现采购空窗期。 没了最大买家,美国大豆在国际市场直接没了竞争力,巴西大豆到岸价比美国低 30 美元一吨,中国饲料厂早早就锁定了明年一季度巴西大豆的货源,就算美国农户降价 20 美元,也抢不回订单。 库存堆得没地方放,成了美国豆农最头疼的事。爱荷华州的农户只能在停车场搭帆布仓库,好多大豆露天堆放被雨水泡得发黑霉变,找保险公司理赔,人家一句 “政策风险” 就拒之门外。 伊利诺伊州的粮仓利用率都飙到 118% 了,超过八成农户面临 “收粮无仓” 的困境,粮站外卡车排的队能有三公里长。 明尼苏达州更惨,现有仓储容量只能装下 60% 的新豆,农户租铁路集装箱临时堆放,每天光租金就得 300 美元。 价格崩了,豆农的日子更没法过。现在美国大豆现货价跌到每蒲式耳 10 美元,远低于 12 美元的生产成本,种一英亩大豆就得亏 200 美元。 爱荷华州有个农户种了 1200 英亩大豆,今年产量约 6 万蒲式耳,算下来得亏 12 万美元,银行贷款利息都累积到 8 万美元。 全美农场破产案比去年涨了 70%,农业信贷申请量暴增 65%,7.2% 的高利率让不少农户陷入 “卖粮钱不够还利息” 的绝境。 有人之前调侃,不如把大豆做成豆腐、豆脑、豆干,再不济做黄豆酱,既能拉动内循环又能增加就业。可现实比玩笑更残酷,农户们没心思搞加工,有些人为了省仓储费,直接把没卖出去的豆子打碎还田。 农机巨头约翰迪尔公司三季度农业机械销售额下滑 18%,裁了 2000 人;化肥企业美盛公司关了两家中西部工厂;连密西西比河上的驳船公司都抱怨,大豆运输量下降让运费跌了 35%。 白宫倒是宣布过拨 610 亿美元农业补贴,可这笔钱只能覆盖六成种植成本,还迟迟没落实到位。 美国也试着往越南、菲律宾这些新兴市场推销,想加大对欧盟、墨西哥的销售,可这些市场的规模加起来,也填不上中国市场的空缺。 2025 年 1 到 9 月,中国进口巴西大豆 7270 万吨,占巴西总出口量的 77.4%,而美国 2025/2026 年度大豆出口销售才完成年度目标的 23.7%,远低于五年均值。 这座倒塌的粮仓,更像一个隐喻。它压垮的不只是 816 吨大豆,还有无数豆农的生计和产业的信心。 明明有更稳妥的出路,却因为贸易博弈和政策摇摆,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市场规律从来不会迁就谁,把农产品当成谈判筹码,最终买单的还是基层生产者。 这场危机也给世界提了个醒,贸易合作才能共赢,封闭和对抗只会自食苦果。粮食安全是大事,产业链的稳定需要各方珍惜,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才是长久之道。 希望这次坍塌能让美国看清现实,放下博弈思维,重新回到平等合作的轨道上,毕竟粮食不是用来挥霍和内耗的,让每一粒豆子都发挥价值,才是对生产者和市场最基本的尊重。 (主要信源:长城网——美媒:美国一储藏约816吨大豆粮仓轰然倒塌,周围的人仓皇逃离)
[浮云]美国一储藏约816吨大豆粮仓轰然倒塌! 一声巨响划破美国伊利诺伊州小镇
洞察观史
2025-10-18 11:50:56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