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美国8年——中情局有一项秘密,始终没有勇气向世界公开。直到1960年,美国U2侦察机被苏联击落,华盛顿才不得不将其公之于众。 二战刚结束时,冷战氛围已经开始笼罩美苏关系。1943年德黑兰会议后,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下令内务部针对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实施监听,以获取美国对苏联的具体政策动向。 内务部长贝利亚召集工程师特米恩设计设备,藏在木制美国国徽里,因为它不发射信号,反监听设备很难捕捉。1945年雅尔塔会议期间,苏联组织黑海沿岸少先队活动,邀请美国代表参加。哈里曼作为大使出席,收到这个国徽作为礼物。 他带回莫斯科,挂在斯帕索大楼书房墙上,正对办公桌。从此,装置开始运作七年。四位大使在书房讨论盟国协调、战后欧洲划分、军备谈判和外交政策,这些内容全被记录。 1951年,英国大使馆无线电操作员意外听到美国对话,报告给国务院。美国派安全工程师贝兹简和同事赴莫斯科调查,在书房检测到反馈啸叫。贝兹简拆开国徽,发现隐藏装置。团队封存设备,运回美国实验室分析。 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和海军研究实验室参与,英国军情五处协助。美国政府选择保密,研究这种被动技术,开发类似系统。1960年5月1日,苏联击落U2侦察机,飞行员鲍尔斯生还,引发国际危机。 美国指责苏联间谍活动,苏联反击说美国先入侵领空。5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美国大使亨利展示国徽复制品和装置,解释七年监听事实,反驳苏联指控。安理会投票7比2,支持美国立场。 这个事件反映出冷战时期情报战的激烈程度。苏联利用礼物形式植入监听器,显示出他们的狡猾策略。美国发现后没立即公开,是因为担心影响外交和暴露自身弱点。U2侦察机事件成了导火索,迫使美国公开旧账,以在国际舆论上占上风。 这个监听装置的故事,还牵扯到技术创新的黑暗面。特米恩的设计不需要电源,避免了传统窃听器的短板。苏联特工的配合也很关键,他们在对面居民楼安置人员,每天撒微型反射器到大使馆院内,增强信号。 事后,美国加强了大使馆安全检查,引入更先进的反监听设备。苏联则继续开发类似技术,用于其他目标。监听器的技术细节至今部分神秘,无法完全破解。美苏情报对抗更激烈,但监听器事件证明,技术优势能在情报战中决定胜负。
俄罗斯三大战略失败,一步步把自己折腾成全世界都讨厌的样子。说起俄罗斯的头号
【2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