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最吓人的现象,莫过于“傻子共振”开始大规模流行。啥叫傻子共振?简单说,

史鉴奇谈 2025-10-23 10:04:58

现在社会上最吓人的现象,莫过于“傻子共振”开始大规模流行。啥叫傻子共振?简单说,就是一群人因为某个离谱的观点凑到一起,互相认同、互相强化,慢慢地把自己关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只认准那些错得离谱的想法,完全听不进其他声音。那么“傻子共振”对社会究竟有什么危害?   这种现象对社会的危害,早就在日常小事里藏着苗头。去年社区里传过一阵“小区净水机水质有毒”的说法,最早就是个大妈喝了水闹肚子,自己猜是净水机的问题,发在业主群里。   本来有人想提一句“可能是吃了别的东西”,结果马上有两三个邻居跳出来说“我也觉得那水有怪味”,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像真的。后来有人把不知哪来的“专家检测报告”发群里,其实那报告落款都是假的,可没人去查。   这群人天天在群里聊净水机的“危害”,还拉了个小群专门讨论怎么抵制物业换滤芯,最后连疾控中心上门检测出水质合格的报告,他们都说是“物业花钱买的假证明”。   最后物业没法子,只好拆了净水机,结果整个小区老人想喝口方便的直饮水都得跑两公里外的超市,这就是“傻子共振”最直接的危害——让本该方便大家的公共服务,因为一群人的错误认知泡了汤。   更让人头疼的是,“傻子共振”还会搅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前两年有款儿童感冒药突然被传“含致瘾成分”,最初是个家长给孩子吃药后,孩子刚好出现过敏反应,他没去查过敏原,直接拍了药盒发上网说“这药能让孩子上瘾”。   很快就有一堆家长跟着附和,有人说“我家孩子吃了也爱睡觉”,有人说“难怪孩子吃完总哭闹”,这些本来是药物正常的副作用,在他们嘴里全成了“致瘾证据”。   这群人还建了个维权群,天天在里面号召大家去药店退货、去厂家门口拉横幅,甚至有人编造“已经有孩子因为吃这药进ICU”的假消息。   结果呢?这款药本来是很多医院儿科推荐的常用药,因为这场风波被迫下架,不少家长只能花三倍价钱买进口药,而真正需要这款药的低收入家庭,只能看着孩子感冒加重却买不到合适的药。   后来药监局出面辟谣,说那成分在规定剂量内完全安全,可之前闹得最凶的那群人,要么删了朋友圈装没事,要么还在群里说“官方就是护着厂家”,压根不管自己的行为让多少家庭受了影响。   “傻子共振”最可怕的地方,是它会慢慢侵蚀社会的信任基础。就像前阵子某城市出现几起老人摔倒没人扶的事,本来是个别案例,结果有人把视频剪辑后发上网,配文“现在人都没良心,见老人摔倒都不救”。   接着就有一堆人在评论区分享“自己扶老人被讹”的经历,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听别人说的,还有的干脆是编的。这些人凑到一起后,越聊越觉得“现在社会坏人多”,还总结出“扶老人三不原则”——不靠近、不说话、不报警。   后来有个学生看到老人摔倒,本来想上前扶,结果被旁边几个大妈拉住说“你可别傻,万一他赖上你,你这辈子都完了”,最后老人在地上躺了二十多分钟才被救护车接走,虽然没生命危险,但也冻得够呛。   更讽刺的是,后来有人调出监控,发现那老人是自己不小心绊倒的,全程没人碰他,可之前传播“扶老人必被讹”的那群人,还是坚持“监控也是可以改的”,丝毫没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人不敢行善。   “傻子共振”之所以难对付,是因为它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而且圈子里的人根本不接受外界的信息。就像之前有个反疫苗的群体,他们坚信“疫苗里有芯片,会控制人的思想”,哪怕医生拿出无数研究数据,他们也说“数据是伪造的”。   这群人还会专门找那些对疫苗有顾虑的家长,拉他们进群,天天发“疫苗害死人”的假新闻,慢慢把这些家长也变成“傻子共振”的一员。   结果某地区因为接种率太低,爆发了本可以预防的传染病,有个孩子因为没打疫苗感染住院,孩子家长哭着说“早知道当初不该信那些人的话”,可后悔也晚了。   现在网上这种“傻子共振”的圈子越来越多,有的信“吃生茄子能减肥”,有的信“手机基站有辐射会致癌”,有的信“地球是平的”,他们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互相打气,把错误的观点当成真理,对外界的科学声音充耳不闻。   这些看似荒唐的行为,其实都在一点点消耗社会的资源,破坏社会的规则,让本来简单的事变得复杂,让本该互助的人变得冷漠。   就像有人说的,一个人的傻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群傻子凑到一起,还觉得自己最聪明,这种“傻子共振”要是不及时制止,最后受伤的,只会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

0 阅读:0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