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要割韭菜了:苹果8条产线从中国搬到印度后,印度拿出1961年法律,说苹果不

玉尘飞啊 2025-10-23 17:46:32

印度又要割韭菜了:苹果8条产线从中国搬到印度后,印度拿出1961年法律,说苹果不能只交印度的税,而且全球营业额的总税收.. 10月15日,印度税务部门拿出1961年《所得税法》,称苹果对产线设备有实际控制权,得把全球营业额的利润部分在印度缴税,这一下可能要多交几十亿美元。 苹果在印度的布局本来势头很猛,2022年起,印度iPhone出货量占全球比例从6%涨到25%,富士康在印工厂年出货值都达74亿美元了,全靠苹果提供的精密设备撑着。 这些激光焊接机、光学检测仪等设备,占了产线总投资的60%以上,维护升级也由苹果负责。 印度税务部门的逻辑早有先例,2017年,英国F1赛事就因“控制赛道运营”,即便赛道归印度公司,也被要求在印交利润税,现在这招直接用到了苹果身上。 税务专家分析,这种“设备控制权”很可能被认定为“业务关联”,触发全球利润征税,这和苹果在中国的操作差别太大。 在中国,苹果用“设备租赁+技术授权”模式,设备归自己所有,却不用多交额外税款,流程清晰又省心。但印度税务部门觉得苹果介入太深,已经超出普通品牌授权,算“实质性经营”。 苹果也不是第一个遭遇这事的外企,2023年,微软被印度开了289亿美元税单,亚马逊、谷歌同年被追缴6亿美元,更早的沃达丰案扯了12年才和解。 更矛盾的是,莫迪政府一边用PLI计划喊着给外资税收优惠,另一边税务部门却频频用“反避税”名义追缴税款,胡萝卜和大棒同时挥舞。 现在苹果陷入两难,接受征税的话,印度业务利润会被吃干,甚至可能亏本。让富士康、塔塔买设备,代工厂根本拿不出几百亿美元。要是迁回中国或越南,之前50亿投资就打水漂了。 目前,苹果正通过印度移动与电子协会游说,希望修改“业务关联”认定标准。协会直言,传统代工厂没钱投几十亿美元设备,真要征税,印度制造梦就碎了。 其实这暴露了印度的深层问题。想靠外资提升制造业、创造就业,又想在税收上多拿,可下手太狠反而会吓走企业。 看看爱尔兰和新加坡就懂了,爱尔兰靠12.5%的企业所得税和明确规则,把苹果、谷歌欧洲总部都吸引过去,新加坡也靠清晰优惠成了交易中心。 但印度不仅税法模糊,还有追溯性征税,商品服务税体系也复杂,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印度合同执行要等1445天,税务处罚却只要82天。 更尴尬的是,印度喊了五年的PLI计划砸了230亿美元,实际补贴发放不足8%,制造业占GDP比重还反倒是下降了,政策执行力可见一斑。 这场争议可能让苹果调整策略,把高端产线留在中国,只把中低端放印度。毕竟供应链最怕的就是政策不稳定,谁也不想辛苦投资后被突然“加税”。 印度想当“世界工厂2.0”,或许得先把税收规则理顺。一会儿给优惠吸引投资,一会儿拿旧法律追缴税款,只会让企业望而却步。 你觉得印度最后会修改税法留住苹果吗?苹果又该怎么平衡供应链布局?欢迎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 观风闻--BBC:印度准备用1961年的法律对苹果的全球营业额征收数十亿美元的税

0 阅读:0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