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洋面孔”,却总说自己有颗“中国心”。他放弃美加国籍,带着百亿身家加入

玉尘飞啊 2025-10-23 17:46:32

有这样一位“洋面孔”,却总说自己有颗“中国心”。他放弃美加国籍,带着百亿身家加入中国籍,用半生时间在香港书写传奇。 他就是盛智文,1950年生于德国犹太家庭。7岁丧父后,他随母亲辗转到加拿大贫民区。 10岁送报纸,12岁在餐厅打杂,高中毕业后他没上大学,直接扎进了商海。19岁时,他创办服装公司,把香港产的毛衣卖到北美,第一年就赚了百万加元。 加拿大50%的高税率让他动了心思,而税率仅15%、充满活力的香港,成了他的目标。 1975年,他看中了中环一条堆满垃圾的小巷,花3200万港元买下这里。当时香港的夜生活都藏在酒店里,规矩多还不自在。 他把旧仓库改造成餐厅、酒吧和艺术空间,这条叫兰桂坊的小巷渐渐火了。如今这里每平方米租金达8000港元,圣诞夜曾挤进来50万人。 2003年,盛智文接手了濒临倒闭的香港海洋公园。当时的公园破败不堪,游客稀少。 他砸下10亿港元,引入熊猫、水母馆等项目,让公园起死回生。年游客量从300万飙升到700万,还拿了“全球最佳主题公园”称号。 在香港生活几十年,盛智文早已把这里当成家。2008年,他决定放弃加拿大国籍和美国永久居留权。 美加两国曾用税收优惠挽留,他还是花了8个月办完退籍手续。拿到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后,他常向人展示这个“回乡证”。 2011年,他获得香港特区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这份认可让他更加坚定。他曾说自己长着西方人的面孔,里面却是中国心。 盛智文的选择不是个例,物理学家杨振宁晚年也恢复了中国国籍,把人生比作一个圆,最终落叶归根。 如今越来越多外籍人才选择来华,国家还放宽了过境免签政策,停留时间延长到240小时,适用口岸也增加到60个,政策落地后来华人数大幅度上涨。 这些年,盛智文把生意拓展到内地,在成都、西安投资了“新兰桂坊”项目。疫情时他协调采购呼吸机,河南水灾捐了1000万元,用行动兑现着对这片土地的承诺。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归属感从不在护照的颜色里。当一个地方能让人实现价值、找到温暖,自然会有人扎根。 中国从“人才输出国”到“人才汇聚地”的转变,藏着无数个这样的故事。你身边有哪些外籍人士扎根中国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兰桂坊之父” 盛智文:我是 “洋面孔”,但有 “中国心”》 人民网《盛智文:“我长着一张西方人面孔,里面是一颗中国心”》

0 阅读:23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