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郎和新娘在酒店花了37.98万,办婚礼晚宴,每一桌酒席8888元,可他们却听到宾客们在议论,这里的菜品不佳,他们怀疑酒店使用预制菜,就来到厨房,结果发现橱柜上有大量包装好或者处理好的预制菜,就连马蹄笋这样的蔬菜都是预制菜,他们质问酒店方,酒店方不但不承认,还说百分百没有预制菜,并且还给他们发了律师函。 证据确凿,为何成了“不实信息”?上海新郎收到酒店律师函,气得指尖发颤。 半月前,他花37.98万办婚礼,每桌8888元的高价酒席竟是预制菜,到现在维权还没有结果,反被要求删视频道歉,这场闹剧始于看似圆满的婚礼。 红毯鲜花簇拥,新郎新娘礼服加身,在亲友欢呼声中完成婚礼仪式。 筹备半年,选了这家高端现炒宴席酒店,希望婚礼有排场且宾客尽兴,然而,几小时后,他们将发现这是一场“骗局”。 按常理,8888 元一桌的酒席,该是大厨现炒的硬菜,东坡肉要香糯入味,虾仁得弹嫩新鲜,可菜一上桌,气氛先凉了半截。 “这红烧肉怎么有股冷冻味?”“虾仁吃着像速食包里的”,窃窃私语在餐桌间传开,不少宾客举着筷子犹豫,原本热闹的宴会厅,渐渐没了笑声。 “你们这菜不对劲,看着像预制菜!” 几位关系亲近的亲友实在忍不住,悄悄拉过新人。 新郎心里 “咯噔” 一下 ,花近四十万办宴,图的就是让大家吃好喝好,可眼下桌上的菜没几人动、 越想越不安,新人索性直奔后厨,推开厨房门的瞬间,两人浑身冰凉,货架上整齐码着真空包装袋,“加热即食” 的字样格外刺眼,冷藏柜里,从肉类到蔬菜,连配菜笋片都是袋装成品,哪有半点 “现炒现做” 的影子? “这不是预制菜是什么?” 新郎的质问让后厨瞬间死寂,厨师们眼神躲闪,有人支支吾吾说 “是半成品”,有人干脆躲进了操作间。 酒店经理赶来后,面对满架的包装袋,竟还嘴硬:“我们的菜都是现炒的,没有预制菜。” 这番睁眼说瞎话的辩解,彻底点燃了新人的怒火。新郎掏出手机,把货架、冷藏柜一一拍下,视频一发到社交平台,立刻炸了锅。 “38 万吃预制菜?把人当冤大头宰啊!”“用预制菜就算了,还故意隐瞒,这就是欺诈!” 有知情人更是爆料:“高价婚宴用预制菜是行业潜规则,省成本还省事,这次算是撞在枪口上了。” 可谁能想到,风波发酵没几天,新人竟收到了酒店的律师函,函里不仅指责他们发布 “不实信息”,要求删除视频、公开道歉,还狡辩称用的是 “标准化食材”,不算预制菜。 “袋装菜、标签、冷冻库,全拍在视频里,怎么就不实了?” 新娘又气又无奈。他们没删视频,反而更坚定了维权的念头:“不是想闹事,就是不想让更多人被坑。” 其实,预制菜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宴席上用预制菜无可厚非,但酒店的错,错在 “隐瞒” 与 “欺骗”,打着 “现炒现做” 的噱头收高价,背地里却用流水线成品糊弄人,这是把消费者的信任踩在脚下。 就像新郎说的:“我不怕丢脸,只希望以后没人再花三十多万,吃一桌‘袋子里的婚宴’。” 这句话戳中了无数人的痛点:我们花高价买的,从来不是菜本身,而是那份被尊重的诚意。 如今,新人仍在收集证据准备维权,这场 38 万的预制菜婚宴结局未卜,但它早已撕开了高端餐饮行业的遮羞布:靠欺瞒赚来的钱,终究站不住脚。 算计消费者的商家,终将付出代价,而对普通人来说,这也是一记警钟,办宴席选酒店,别轻信宣传,提前摸清菜品真相,才不会让喜事变糟心。 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信息来源:津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