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这波太稳!​安世中国恢复供货,欧洲车企抢签新合同,​人民币结算成关键 别

扬扬妈妈 2025-10-28 05:15:49

中方这波太稳!​安世中国恢复供货,欧洲车企抢签新合同,​人民币结算成关键 别以为这只是简单的“供货重启”,背后是中方企业硬生生从政治干预里抢回主动权的硬仗!安世半导体早不是荷兰的“本土企业”了,2019年闻泰科技花313亿把它收购,现在80%的产能全扎在东莞黄江的工厂里,每天能造1亿颗半导体器件,全球车用功率半导体市场它稳坐第二。荷兰去年10月突然耍横,说以“国家安全”为由接管总部,还停了中国CEO的职,摆明了想摘桃子。 安世中国没慌,反手就是两记重拳。先给员工和客户发了封“独立宣言”,白纸黑字写着“东莞工厂供货不受干扰,员工薪资本地发,拒绝未经中国法律认可的指令”。这招太关键了,直接稳住了人心——要知道,欧洲车企的芯片库存顶多撑2-3周,宝马、奔驰的新能源车型,每辆得装6-8颗安世的MCU芯片,替代供应商的资质认证要等大半年,根本耗不起。 更狠的是恢复供货时的规矩:所有交易一律用人民币结算,美元彻底靠边站。这可不是任性,2024年3月人民币已经连续5个月稳居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贸易融资里占比都到5.28%了 。欧洲车企哪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之前停了高尔夫和途观的生产,一天损失就4000万欧元,嘴上说“库存调整”,私下早让采购团队连夜飞中国谈合同。 这里得说三个门道。第一个是功率半导体的不可替代性,电动车里这玩意儿的成本比燃油车高3倍多,每辆电动车要花1600美元在半导体上,安世的MOSFET芯片更是占了全球不小的份额 。第二个是供应链韧性管理,荷兰以为控了总部就掐住命脉,却忘了全球八成芯片封装测试产能在中国,这环节绕不开。第三个就是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破局意义,以前高科技领域都是美元说了算,安世这一招等于给行业立了新范本。 你觉得荷兰当初接管安世时,算到自己会这么被动吗?明明是想帮着美国搞“技术封锁”,结果把自己架在了火上——欧洲车企联名警告要停产,欧盟赶紧放低姿态给中方打电话,这脸打得也太响了。 欧洲车企抢签合同的吃相挺真实的。奔驰一边说“短期有替代供应”,一边第一个签了半年的大单;雷诺干脆成立专门的监控部门,天天盯着东莞工厂的出货数据。他们哪是信安世,是信中国的产能——安世中国第三季度光汽车业务收入就涨了26%,净利润飙到7.24亿,这实力摆着呢。 你觉得欧洲车企宁愿接受人民币结算,是不是说明“去中国化”就是空谈?毕竟缺芯两年,全球车企已经减产1494万辆,谁也不敢再赌供应链断裂了。 荷兰的闹剧早暴露了真相:想靠政治手段卡产业链的脖子,根本行不通。安世中国的底气,一半来自东莞工厂的产能,一半来自人民币国际化的势头。那些喊着“脱钩”的人,忘了全球化早把大家绑在了一起——你要我的芯片保生产,我用我的货币稳交易,这才是真正的“双赢”,搞小动作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94

猜你喜欢

扬扬妈妈

扬扬妈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