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广报道:美国财长贝森特10月26日宣布对华贸易谈判“大获全胜”。 这哪是“

扬扬妈妈 2025-10-28 13:33:08

法广报道:美国财长贝森特10月26日宣布对华贸易谈判“大获全胜”。 这哪是“大获全胜”?分明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当天吉隆坡磋商刚结束,中方只说“达成基本共识,需确定细节并履行国内程序”,贝森特倒好,直接把没敲定的框架吹成胜仗,这操作太懂舆论造势了。 先看看这位财长的底细,他哪是纯粹的官员?手里握着北达科他州价值2500万美元的大豆和玉米农田,每年租金就超100万美元。说白了,他自己就是美国豆农的“利益代言人”,谈判一沾农产品边,喊“全胜”的动机就不纯粹。要知道中国是美国大豆的关键买家,之前拒买让美国豆农苦不堪言,贝森特这声“全胜”,更像喊给美国农民和选民听的。 谈判的核心内容藏着猫腻。美方炒作“赢了关税”,可实际只是“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压根没取消中方一直反对的301关税。中方早就放话,单边关税不取消就是没诚意 ,贝森特避重就轻喊“全胜”,这不是自欺欺人吗?更讽刺的是,他前几天还威胁“不撤销稀土管制就驱逐留学生”,结果谈判没拿到稀土让步,倒先宣称胜利,脸皮是真厚。 第一个专业知识点得点透——贸易谈判中的“叙事管理”。美方惯用“夸大成果+模糊细节”的套路,把“达成共识”包装成“单方面胜利”,目的是制造国内舆论优势。贝森特这波操作就是典型,毕竟美国2024财年赤字还在“5%区间”,政府停摆每天损失150亿美元 ,急需用“贸易胜利”稳住市场信心。你们觉得这种连细节都不敢晒的“全胜”,能信吗? 再看所谓的“成果”有多水。贝森特说“缓解了大豆出口担忧”,可高盛数据摆着呢:美国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度,比中国对美高6.27个百分点。中国要是真卡大豆进口,难受的是美国农民,贝森特自己的农田收入都得受影响。这哪是美国“赢了”?分明是中方给了台阶,避免两败俱伤。 第二个知识点来了——供应链依存度倒挂效应。2024年美国自华进口占比70%以上的产品达1580亿美元,而中国对美同类依赖仅140亿美元。美方喊“脱钩”喊了好几年,结果对墨西哥、越南的逆差暴增,这些国家转头又从中国进口半成品,等于美国绕了一圈还是给中国产业链送钱。这种情况下谈“全胜”,不觉得可笑吗?你知道美国剔除中国后的总逆差,比2017年多了4927亿美元吗?这就是“胜利”的代价? 贝森特的“全胜”说辞,连美国自己人都未必信。他前对冲基金高管的身份摆着,净资产6亿美元,谈判结果直接关系到他的农田收益和华尔街人脉。更关键的是,中方在半导体限制、制裁企业这些核心关切上寸步不让 ,这些没解决的问题,都是“全胜”说法的漏洞。 第三个知识点必须强调——利益冲突下的政策表达失真。美国内阁官员需剥离可能引发冲突的资产,可贝森特上任快一年还没卖完农田,这种情况下他的谈判声明必然偏向自身利益相关的农业领域,而非美国整体利益。这就解释了为啥他只吹大豆出口,对半导体谈判僵局绝口不提。 所谓的“大获全胜”,本质是美方的舆论自救。国内经济增长预期只有0.1%,衰退概率超70% ,贝森特急需用一场“贸易胜利”转移压力。可事实骗不了人:该取消的关税没取消,该解决的限制没解决,只拿到个“基本共识”就敢吹牛皮,这操作实在难看。 贝森特的声明,暴露的是美国贸易谈判的底气不足。能谈成共识是因为中美经济总量占全球近45%,斗则两伤 ,而非美国“打赢了”。把平等磋商的成果吹成单方面胜利,既不尊重中方,也骗不过懂行的观察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扬扬妈妈

扬扬妈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