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飞行员发现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怪现象每次中国战机伴飞,既不是歼16、也不是歼20、更不是歼35,总是用歼11伴飞或拦截他们! 其实这事儿一点不怪,里面全是过日子般的实在考量,就像家里干活儿,不会拿新买的贵家伙干粗活,总得挑个顺手、耐用又不心疼的老工具。 先说说花钱这事儿,伴飞拦截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美军的侦察机、轰炸机三天两头来晃悠,战机得天天升空应对,成本太高可扛不住。歼11每小时飞下来花的钱还不到2万美元,一年维护费也就200来万,可换成歼20,光维护费一年就得500万,这差价可不是小数目。就像天天买菜,总不能开着法拉利去吧?太浪费了,歼11就是那个经济实惠的"代步车",天天用也不心疼。 除了花钱少,这飞机能飞的时间还特别长。咱们南海那些岛礁离大陆远,美军机常常在那儿盘旋半天,战机要是飞过去没一会儿就得回来加油,根本盯不住。歼11在空中待的时间能超过4小时,航程更是能到3500公里,从海南或者福建起飞,整个南海都能罩得住。之前有回美军的P-8A反潜机在南海绕圈,两架歼11轮着盯,从早上待到下午,硬是把对方耗走了,换了别的飞机可能早就得往回赶了。 光省钱能飞还不够,这里面还有个藏着掖着的心思——保密。歼20、歼35都是咱们的宝贝疙瘩,隐身性能、雷达参数这些都是不能随便让外人知道的机密。伴飞的时候离得近,对方的侦察机很容易趁机探测战机的信号特征,等于把家底亮给别人看。 歼11是老机型,服役二三十年了,该公开的早公开了,就算被探测也没什么秘密可泄,正好当这个"门面担当",把真宝贝都藏在后面。就像家里来了不太熟的客人,不会把值钱的首饰都戴出来,先穿件大方得体的家常衣服应对。 更关键的是,歼11的数量多,修起来还省事。这机型咱们前后造了400多架,南海、东海的机场里随时都能调出几架待命,24小时不管啥时候有情况,十来分钟就能升空。 而且它的零件到处都能配,地勤师傅们修了十几年,闭着眼都能找出毛病,不像歼35刚列装没多久,数量少不说,修起来还得找专门的技术员,等半天才能飞。之前美军B-52H轰炸机突然窜到东海,就是歼11最先赶到,要是等歼20准备好,对方早就飞远了。 还有个实在原因,歼11飞起来特别灵活,正好适合伴飞拦截的活儿。驱离外机不用真开火,就靠近距离压迫让对方知难而退,这就需要战机既能贴得近,又能控制好距离不撞着。 歼11的机身设计继承了苏-27的优点,转弯、爬升都特别利索,之前有回在南海,一架歼11贴着美军RC-135飞到150米的距离,对方吓得赶紧掉头,咱们的飞机还稳稳当当的。要是换了体型大、侧重轰炸的歼16,灵活性差些,反而不好控制距离。 美军飞行员可能没算过这笔账,他们总想着用先进战机撑场面,却忘了日常任务拼的是性价比和实用性。他们的F-15每小时飞行成本比歼11高好几倍,天天这么飞,光油钱和维修费就得拖垮财政。咱们用歼11干这些杂活儿,既能把外机拦回去,又能省下钱来造更多先进战机,还能让歼20、歼35的飞行员养精蓄锐,真有大事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之前有军事专家说,用歼11执行伴飞任务,就像用"经济舱"的钱买了"头等舱"的安全,这话太实在了。这可不是说歼11有多先进,而是它刚好踩中了所有需求点:花钱少、飞得久、不怕泄密、数量够、还灵活。等将来歼11用得差不多了,歼16这些机型也会变成"老伙计",接过伴飞的担子,到时候新的更先进的战机又会藏在后面,这都是过日子的智慧。 所以美国飞行员没必要百思不得其解,这事儿说白了就是选对工具干对事。日常拦飞机这种活儿,歼11就是最合适的那一个,既管用又省心,换了别的飞机反而会弄巧成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