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发布对钨、锑和白银的出口管制措施。稀土兑子暂停一年,但这三种金属不属于稀土

薛彤作琴 2025-11-05 16:30:41

商务部发布对钨、锑和白银的出口管制措施。稀土兑子暂停一年,但这三种金属不属于稀土,所以没有违反会谈结果。 先说说这三种金属为啥值得商务部专门出台管制措施,它们的战略价值可一点都不低。就拿钨来说,它有 “工业牙齿” 的外号,熔点高达 3422℃,是所有金属里熔点最高的,像火箭发动机喷管、坦克炮管、高速钢刀具这些关键部件,都得用钨来做。 中国的钨储量占全球的 60% 以上,2024 年钨产量占全球的 85%,全球几乎所有的高端制造企业,从美国波音到德国西门子,都得从中国进口钨材。 之前有数据显示,美国的 F-35 战斗机,每架需要用到 200 公斤钨合金来做发动机部件,要是中国限制钨出口,美国军工生产都得受影响。而且钨的再生利用率很低,一旦开采完,短期内很难找到替代品,这也是它能成为 “牌” 的重要原因。 再看锑,虽然名气没钨大,但在半导体和新能源领域是 “刚需”。锑能用来做半导体芯片里的掺杂剂,还能制造阻燃剂,像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外壳、电路板,都得用含锑的阻燃材料,不然遇到高温很容易起火。 中国的锑储量占全球的 48%,2024 年产量占全球的 72%,全球最大的锑矿 “湖南锡矿山” 就在中国。之前欧盟发布的 “关键原材料清单” 里,锑被列为 “极高供应风险” 的材料,因为除了中国,其他国家的锑矿要么储量少,要么开采成本高。 2024 年全球锑的需求量是 18 万吨,中国出口了 10 万吨,要是中国收紧出口,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企业,很可能会面临原材料断供的风险。 还有白银,大家可能觉得它只是用来做首饰和货币的,其实在工业领域的用途更广。白银是最好的导电金属,像光伏电站的太阳能电池板、5G 基站的电路板、电动汽车的充电桩,都需要大量白银来做导电材料。 每块太阳能电池板需要用到 20 克白银,一座 1GW 的光伏电站,光白银就需要 20 吨。中国的白银产量虽然不是全球最高,但加工能力极强,全球 70% 的白银深加工产品都来自中国。 2024 年中国白银出口量是 3500 吨,占全球白银贸易量的 30%,而且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白银消费国,一旦管制出口,不仅会影响全球光伏和 5G 产业的发展,还会推高国际白银价格。 这次管制措施出台前,不少人担心会不会和之前的稀土 “兑子” 冲突,毕竟之前为了缓和经贸关系,稀土 “兑子” 暂停了一年。 但仔细看公告就会发现,钨、锑、白银和稀土完全是两回事 —— 稀土是镧系元素的统称,而钨、锑是单独的金属元素,白银更是贵金属,三者在元素周期表上都不属于同一类别,所以这次管制完全不违反之前的会谈结果,是中国在合理行使资源管理权。 而且商务部在公告里明确说,管制的目的是 “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是为了搞贸易保护,企业只要符合条件,还是能拿到出口许可证的,这也给国际市场吃了一颗 “定心丸”。 国际市场对这次管制的反应很直接。公告发布当天,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钨价上涨了 8%,锑价上涨了 12%,白银价格也上涨了 3%。 不少跨国企业已经开始行动,美国的特斯拉公司,紧急从中国采购了 500 吨锑,用来储备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原材料;欧洲的光伏企业 “阿特斯”,则和中国的白银加工企业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担心后续出口受限。还有不少国家的政府,开始派人来中国洽谈合作,希望能获得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这也从侧面说明,中国在这些有色金属领域的话语权有多强。 其实中国对这些有色金属的管制,也是为了保护国内资源和环境。之前因为过度开采,中国的钨矿和锑矿出现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像湖南锡矿山,之前因为无序开采,周边的土壤和水源都受到了污染,花了 10 年时间才治理好。 这次管制能倒逼国内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粗放开采,同时也能推动下游产业升级,比如研发更高效的钨合金材料、减少锑在阻燃剂中的用量,从长远来看,对中国产业发展是好事。 而且这也不是中国第一次用有色金属做 “牌” 了,之前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时,中国就曾通过调整焦炭、稀土等原材料的出口政策,来维护自身利益。 这次把钨、锑、白银纳入管制,说明中国的 “牌库” 越来越丰富,不再只依赖稀土。未来随着中国在新能源、半导体领域的发展,这些有色金属的战略价值还会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资源博弈中的话语权,也会越来越强。 信息来源:中国商务部《关于对钨、锑和白银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

0 阅读:75
薛彤作琴

薛彤作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