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乌克兰宣布了 11月4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战报称,使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对乌克兰军工设施及其能源基础设施、军用机场等目标发动了打击,同时针对148个区域的无人机存储发射点及外国雇佣兵驻扎点进行了攻击。 同日,乌克兰海军宣布对俄罗斯在黑海水域的“锡瓦什”钻井平台实施打击,摧毁了其上的侦察设备和反坦克导弹系统,而乌军还袭击了俄境内萨拉托夫炼油厂,并于此前打击了克里米亚的俄军S-400防空系统和雷达目标. 这场攻防战,说白了就是俄乌双方在互相拆台,你打我的 “武器作坊”,我就炸你的 “后勤粮仓”,连带着捎上对方的 “眼睛” 和 “帮手”,热闹得很。 先看俄军这边,拿出 “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当主角,这导弹可不是吹的,射程能超 2000 公里,速度飙到 10 马赫,比子弹还快,精度还小于 10 米,精准砸进军工车间的窗户都不夸张。 早在 2022 年它就上过战场,一炮轰掉乌克兰的大型弹药库,2024 年更是多次盯着乌能源设施打,这次拿来敲军工设施和军用机场,心思太明显了 —— 断了乌克兰造武器、飞战机的本事,看你还怎么接着打。 毕竟乌军工企业全靠电力维持生产,炸了能源设施,机床转不动,导弹炮弹都成了 “半成品”,军用机场被炸烂,战机连起飞的地方都没有,这不就是釜底抽薪嘛。 更狠的是俄军还盯上了 148 个无人机存储发射点,这数字可不是随便报的。要知道乌军现在天天靠无人机撑场面,之前俄军 6 月刚炸过 152 个类似目标,乌军无人机出动量立马从每天两百多架跌到一百三十多架,降幅超三成。 这次 148 个点被炸,就算每个点只存几十架无人机,加起来也得损失几千架,乌军怕是得心疼好一阵子,毕竟他们月底才刚计划每天用六百到八百架无人机防御,这下补给线被掐,底气估计要弱一半。 顺带打击的外国雇佣兵驻扎点也有讲究,现在至少 48 个国家的人在帮俄军打,光尼泊尔就有 600 多人,古巴更是可能有 1000 到 5000 人,端了这些驻扎点,等于断了俄军的 “外援”,想靠雇佣兵补兵力的算盘算是打空了。 再看乌克兰这边,反击得那叫一个精准,专挑俄军的 “软肋” 下手。先拿黑海水域的 “锡瓦什” 钻井平台开刀,这平台早不是单纯的采油设备了,2014 年被俄军占了后就改成了军事据点,装着雷达和声呐,专门盯着克里米亚和敖德萨海域的动静,相当于俄军在黑海的 “眼睛”。 乌军这次直接摧毁上面的侦察设备和反坦克导弹系统,等于把这双 “眼睛” 戳瞎了,之前 2024 年乌军炸过类似平台,俄军监控范围直接少了三成,这次估计黑海北部的空域海域都要成乌军的 “自由活动区”,无人机和无人艇再想偷袭克里米亚就方便多了。 紧接着乌军又奔着俄罗斯境内的萨拉托夫炼油厂去了,这可是块肥肉,年产能 480 万吨,占俄罗斯全国炼油总产能的 2.54%,专门产汽油、柴油供前线部队。 这已经是该厂今年第四次被袭了,9 月那次被炸后,俄罗斯油气收入直接跌了 23%,这次再来一下,就算没完全炸停,产能也得掉一半,前线坦克装甲车怕是要面临 “油荒”,总不能让士兵推着坦克打仗吧。 更别提乌军此前还敲掉了克里米亚的 S-400 防空系统,那可是俄军的 “防空盾牌”,一套能管 600 公里的空域,2024 年 8 月乌军就炸过一套,这次再补刀,克里米亚的防空网直接出了大窟窿,接下来乌军的导弹想飞进去可就容易多了。 说白了,这两边现在就是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俄军想靠 “匕首” 这类重武器砸垮乌的战争潜力,乌军就用精准打击掏俄的后勤和侦察老巢,谁也没占到绝对便宜,倒是把这场拉锯战的戏码越演越足,估计接下来还得接着互相 “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