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华势力入侵?我国海关截查两名女子,掀开裙子一看,好家伙,大腿上密密麻麻缠满了活蹦乱跳的小乌龟,她们竟在裙下藏了68只生物! 在深圳湾口岸,两名女性走路的姿势显得十分怪异。她们膝盖僵直,步态一瘸一拐,神色慌张且眼神躲闪,这些反常的举动立刻引起了海关人员的注意。 当被关员询问时,两人支支吾吾,下意识地用手捂住宽松的长裙裙摆。这种欲盖弥彰的反应,让关员更加确信事有蹊跷。 在查验室内,当她们掀开裙子,眼前的一幕让在场所有人大为震惊,就连经验丰富的老关员都感到意外。她们的黑色紧身裤外面,竟用透明胶带和弹性绷带密密麻麻地缠绕着68只活体乌龟。 这些被捆绑的小生命活蹦乱跳,有的甚至已经从束缚中探出了头。 经专业鉴定,这一批龟类均为非本土物种——非洲侏儒侧颈龟。 此类物种的出现需引起我们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的关注。 在深入分析之前,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批活物首先构成了直接的健康威胁。它们在闷热潮湿的裙底被捆绑超过十个小时,为病菌的滋生和传播创造了绝佳条件。 这些乌龟宛如“移动的病菌库”,潜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 它们极有可能是沙门氏菌的宿主,稍有不慎,便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人类一旦与之接触,极有可能诱发呕吐、发烧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败血症。此情况对免疫力较为薄弱的老人与儿童而言,威胁堪称巨大。 走私者本人,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移动的污染源。这清晰地揭示了生物安全的第一层冲击,就是直接作用于人体的公共卫生危机。 如果这批活物成功流入自然,一场缓慢但几乎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就将开始。非洲侏儒侧颈龟拥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可以三个月不吃不喝,繁殖力也十分惊人。 它们每年能产下两到三窝蛋,每窝五到十只,成活率超过八成。中国南方的湿热气候,对它们而言简直是繁殖的天堂。 这种龟是凶猛的“通吃型选手”,会疯狂捕食鱼卵、水生昆虫和水草,抢夺本土物种的生存资源。性格温和的中华草龟等本土龟类,在与它的竞争中毫无胜算,最终会因食物枯竭而走向灭绝。 历史沉淀下来的诸多教训,无一不饱含着沉痛的意味,它们并非过往云烟,而是沉甸甸的警示,让人不敢轻易忘却。 巴西龟的入侵曾导致全国本土龟数量减半,国家为此耗费上百亿治理,至今仍是难题。广州珠江也因巴西龟的泛滥,本土龟近乎绝迹。 更为可怖的是,这些非洲侏儒侧颈龟极有可能携带着“蛙壶菌”。此菌潜藏其中,宛如隐匿的危机,随时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这种真菌对青蛙、蟾蜍等两栖动物是“绝症”,能引发区域性的物种灭绝。 两栖动物的消亡会引发一连串不可逆的生态连锁反应:害虫因缺乏自然天敌而数量暴增,侵害农作物;以其为食的鸟类、蛇类等种群随之衰退,生态平衡被逐步打破,最终可能导致整条生态链分崩离析。 由于它的体型比巴西龟还要小巧,一旦不慎流入自然环境,不仅追踪和清除起来会比巴西龟更加困难,其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和危害也会更为严重。 两名走私女子只是这条罪恶链条的末端。 深究下去便会发现,“异宠” 市场背后潜藏的巨额利润,才是支撑这一切的关键推手,高额收益的吸引力成为了核心驱动力量。 走私者正是看中了乌龟体积小、易于藏匿的特点,而当事人则很可能为了区区几百元的“跑腿费”铤而走险。 正是消费端对新奇事物的猎奇心理,以及通过 “异宠” 彰显个性的炫耀需求,为这类非法走私犯罪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支撑,让灰色产业链得以持续运转。 只要你选择购买来源不清的 “异宠”,就等同于在无形中为这条灰色产业链输血供氧,让它得以继续蔓延扩张,危害生态与市场。那些“放生即是行善”的错误观念,实际上是在亲手制造生态灾难。 有网友建议惩罚走私者去植树,让他们亲身体验生态修复的艰难。这反映出公众希望惩罚能兼具震慑与教育的双重意义。斩断需求,才能从源头上拆解这类风险。 海关人员的“火眼金睛”成功截停了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守住了国家生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但这68只乌龟,也暴露了我国生物安全防线上存在的潜在裂痕。 信源:两女子因“步伐僵硬”被查,结果裙下藏68只活体乌龟 2025-10-21 19:53·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