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解除对叙利亚政权领导人沙拉(化名“朱拉尼”)及内政部长哈塔卜的制裁,中方投出弃权票。决议由美国草拟,美方代表沃尔兹称,这是叙利亚“走向辉煌的新契机”,叙利亚将迎来“崭新的时代”。中方则表示,安理会应充分考虑叙利亚的反恐与安全形势,防止资金和武器流入恐怖组织。 沙拉曾领导“沙姆解放组织”,因与基地组织关联于2013年被列入制裁名单,美国当时还悬赏1000万美元通缉他。据悉,沙拉将于11月10日访问白宫,与特朗普会面,双方预计将宣布建立“反恐合作”——美方计划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设立空军基地并部署美军,以打击ISIS。 这事儿怎么看都透着股不对劲的味道。十几年前还被美国当成“恐怖分子关联者”悬赏通缉的人,如今摇身一变成了要去白宫会面的“合作对象”,前后态度的转变比翻书还快。美方嘴里喊着“崭新的时代”,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哪里是为了叙利亚的发展,分明是打着反恐的幌子,想在中东地区安插自己的势力。 要知道,叙利亚这些年饱受战乱之苦,老百姓盼的是和平稳定,不是外国军队的驻军。美方计划在大马士革设立空军基地,说白了就是想把叙利亚变成自己的“军事前哨”,借着打击ISIS的名义,掌控中东的地缘战略主动权。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操作,早就不是第一次了,之前美国在多个中东国家驻军,号称“维护地区安全”,可结果呢?不少地方反而陷入了更大的混乱,民生问题越来越严重。 更讽刺的是,沙拉曾经的“沙姆解放组织”和基地组织的关联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当年美国悬赏通缉的公告还历历在目。现在突然解除制裁、奉为上宾,这种“双重标准”简直刷新了底线。所谓的“反恐合作”,不过是双方各取所需的利益交换——沙拉需要美国的支持巩固自身地位,美国需要借助沙拉的势力在叙利亚站稳脚跟,至于叙利亚的国家利益和民众福祉,恐怕早就被抛到了脑后。 中方投出弃权票,其实已经把态度摆得很明白。反恐不是喊口号,更不能成为干涉他国内政的借口。安理会的决议本该基于客观事实,兼顾地区安全与民生发展,而不是被单一国家的战略意图牵着走。一旦美军在叙利亚长期驻军,很可能引发新的地缘冲突,甚至让恐怖组织有了新的滋生土壤,到时候受苦的还是叙利亚老百姓。 国际社会不是没人看清这一点,不少中东国家已经公开表示担忧,认为外部势力的过度介入会破坏地区平衡。美国嘴上说给叙利亚“新契机”,实际做的却是在叙利亚的土地上谋取私利,这种“霸权逻辑”早就不得人心。真正的和平,应该是让叙利亚人民自己做主,在没有外部干涉的情况下,自主选择发展道路,而不是被大国当作博弈的棋子。 现在沙拉要去白宫会面,美军驻军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叙利亚的未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所谓的“反恐合作”究竟是和平的开端,还是新混乱的导火索,时间会给出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任何违背国家主权和民众意愿的操作,最终都难以长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叙利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