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西‘自古以来’是越南的!”越南课本上竟然将中国领土写成他们的“故土”,

诺原论楚翊许 2025-11-09 01:03:35

“广东、广西‘自古以来’是越南的!”越南课本上竟然将中国领土写成他们的“故土”,公开挑衅中国。 他们最拿出来显摆的所谓“历史依据”,其实全是编出来的故事。越南人总说先秦的时候,他们的祖先建立过什么文郎国、瓯骆国,疆域连今天的广东、广西都包进去了,可这话根本经不起较真,考古学家在南方挖了多少年,连这些国家的一砖一瓦都没找着,纯属他们自己脑补出来的古国历史。 真正能钉死历史的,是秦始皇那时候留下的铁证。《史记·秦始皇本纪》明明白白写着,公元前214年秦军平定岭南,设了南海、桂林、象郡三个郡,番禺(今广州)就是南海郡的治所。 这可不是空头记载,广州淘金坑、华侨新村的秦墓里挖出来的青铜戈、半两钱,广西灌阳、兴安秦墓中的陶制生活用具,全是秦代中原风格的物件,跟咸阳出土的文物能对上号。 关键是,当年秦始皇迁了五十万中原人到岭南戍边垦殖,这些秦墓的主人就是这批移民,他们带来的农耕技术、行政制度,直接把两广纳入了中原文化圈。 越南人总说这是“侵占”,可那会儿连越南中部的占城都还在“以竹栅为居”,连像样的文明聚落都没有,哪来的底气谈“故土”。 最讽刺的是越南自己的史书,以前压根没这么离谱的说法。15世纪编的《大越史记全书》里,还老老实实地写着失去五岭之地是“失其藩篱”,默认两广是中原的屏障。 到了清朝更有意思,阮氏王朝想求清廷册封“南越国王”,摆明了想蹭“南越”的名头浑水摸鱼,结果清廷一眼看穿,直接驳斥“南越之名包两广在内”,最后只给了个“越南王”的封号,当场戳破了他们的小心思。 可现在倒好,他们把这段历史全抹了,反而说《大越史记全书》是“佐证”,这种选择性失忆的本事也是没谁了。 还有他们拿来撑场面的南越国,越南课本把赵佗塑造成“民族英雄”,说南越国是越南的“祖源国家”,可赵佗本人是河北真定的中原将领,秦朝的南海郡龙川县令,他建立的南越国本质就是中原王朝的地方割据政权,后来还主动向汉朝称臣,自认“蛮夷大长”,每年给朝廷纳贡。 汉武帝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后,设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两广直接纳入中央管辖,而越南中北部只是其中的交趾郡,这时候的两广已经有了完善的郡县体系,官吏由朝廷任命,税收直接上交国库,跟当时还没形成国家的越南地区根本不是一个层级。 河内出土的汉代篆书印章、五铢钱,跟广州南越王墓里的文物一模一样,这恰恰证明越南北部当年是中原管辖下的边疆,而非反过来。 他们之所以这么篡改,说白了就是利益驱动下的历史造假。两广的珠江三角洲是出了名的鱼米之乡,广州更是千年商都,早在唐代就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当年的市舶使管理着海量海外贸易,而同时期的越南中部还在靠采集和简单农耕过活。 越南的专家自己都直言不讳,“得到两广就能跻身强国行列”,这种对土地的觊觎让他们不惜编造历史。 最阴险的是把民众的注意力引向“故土争议”,能转移国内的经济压力和社会矛盾,毕竟盯着外部争议,总比琢磨自家问题轻松。可历史从来不是笔杆子能随便改的。 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文帝行玺”金印,印文是标准的汉篆,证明南越国始终沿用中原礼制;桂林的秦代灵渠,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陡门遗址,那是秦始皇开发岭南的水利实证,比任何文字记载都有力; 广西各地的明清古城墙,砖头上还刻着当年朝廷烧制的年号,这些文物串起的完整证据链,把两广属于中国的历史钉得死死的。 越南课本再怎么画虚假的古地图,再怎么给孩子灌输脑补的历史,也改变不了这些实实在在的遗迹,更改变不了国际史学界的共识。 从秦代设郡到明清行省,两广始终是中国疆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任何编造都撼动不了的事实。

0 阅读:77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9

用户10xxx29

2
2025-11-09 01:21

越南人不會說粵語

诺原论楚翊许

诺原论楚翊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