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急了!华尔街日报总结出,除了稀土,中国还有三大领域,可以牢牢捏住美国供应链命脉! 这三大领域是锂电池材料及其零部件、成熟制程芯片,还有医药原料。华尔街日报经过详细调研后确认,这些领域的供应,高度集中在中国手里,成了制约美国的重要抓手。 锂电池上游,中国握有绝对主导权。全球近八成正极材料、超九成负极材料都由中国企业生产,精炼锂、钴、石墨的全球供给占比也分别达到六成三、八成和九成八。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龙头,是全球电池及核心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商。如今中国对锂电核心技术对外转让实施前置审批,相关制造设备和部分正负极材料也纳入出口管控,这让美国不得不调整关税政策,主动寻求与中国沟通。 成熟制程芯片领域,中国产能占全球近三分之一。这类芯片虽不是最前沿技术,但汽车电子、日常消费电子和部分国防装备等场景,都离不开这种能稳定大批量供应的产品。此前荷兰方面以企业经营为由,干涉安世半导体在华业务,导致其暂停对外供货,立刻引发全球车企及下游厂商的担忧,美、欧、日韩等地区均受波及,这也凸显了中国在该领域的不可替代性。 医药原料方面,中国是全球主要供应来源。不少西方品牌药和仿制药,表面看来自欧洲或印度,但生产所需的核心原料和中间产品,大多依赖中国供应。新冠疫情期间,全球对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需求激增,中国并未在这一关键时期中断出口,反而向多个国家输送了大量防疫物资,既展现了负责任的态度,也让各国看清了对中国医药原料的依赖程度。 要明确的是,中国虽有能力在关键领域形成制约,但从未滥用这种优势,始终以稳定供应链和开展合作为核心。而且短期内,其他国家想替代中国的供应体系难度极大,新建产能、培养专业人才、完善配套产业和物流网络,至少需要数年时间,“脱钩断链”的成本高到难以承受。 美国与其盲目焦虑,不如正视全球供应链相互依存的现实,放弃对抗思维,通过平等合作寻找风险与发展的平衡点。 中国对美稀土 中方稀土战略 美国稀土需求 中美稀土之争 美国稀土战略 美国稀土订单 中国稀土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