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拖得越长,其实对俄罗斯也就越有利!因为泽连斯基这些人死活不肯低头不肯停火

古今知夏 2025-11-10 09:30:50

现在时间拖得越长,其实对俄罗斯也就越有利!因为泽连斯基这些人死活不肯低头不肯停火谈判,那就给了俄军大规模空袭的借口,最新消息,俄军在 11 月 7 号深夜到 11 月 8 号清晨,对乌克兰的大后方以及能源设施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击,袭击结束之后,乌克兰国家能源总公司被迫宣布全国电力供应已经归零。 11 月 7 号半夜到 8 号天亮,乌克兰人还在睡梦中,天空突然传来刺耳的轰鸣声。450 架无人机像黑压压的蜂群扑过来,先把防空系统搅得鸡飞狗跳; 紧接着 “匕首” 导弹带着火光划破夜空,专挑防空薄弱点钻;最后 45 枚 “口径”“伊斯坎德尔” 导弹补刀,变压器、火电站一个个被掀翻在地。 短短 48 小时,整个乌克兰陷入一片黑暗。哈尔科夫的火电站变成了一片废墟,基辅的有轨电车跑着跑着就突然熄火,车厢里的人冻得直跺脚;城际列车半路抛锚,乘客只能裹着厚外套在站台瑟瑟发抖,等着内燃机车来救场。 这可不是俄军一时兴起的偷袭,而是把 “能源绞杀” 玩到了极致的持续操作。早在 10 月,俄军就炸掉了乌克兰 60% 的天然气产能,80 亿立方米的取暖用气说没就没,这笔量够基辅到利沃夫所有居民烧一整年。 现在电力再一断,乌克兰的能源系统彻底扛不住了 — 那些苏联时期留下的老设备本就年久失修,零件断供没法换,修一次还得冒着被炸的风险,可俄军偏盯着这点反复打,根本不给喘息的机会。 能源一垮,连锁反应比洪水还猛。前线战士急需的坦克、弹药,全靠电力驱动的工厂生产,现在生产线一停,补给只能靠西方援助凑数; 铁路运兵、送武器也得用电,克拉马托尔斯克的兵站现在连火车都发不出去,战士们的防寒服、燃油全堆在仓库里运不走,前线的日子越来越难。 反观俄罗斯,西方的制裁没把它压垮,反倒逼出了实打实的硬实力。苏 - 35S 战机、苏 - 34 战斗轰炸机一批批下线,核心零件自己都能造,还能通过第三国买到急需的配件,军工产能越打越足。 这边乌克兰还在眼巴巴等西方的 “豹 2” 坦克,那边俄罗斯的新装备已经开上战场,此消彼长之下,双方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而最要命的是西方援助的 “掉链子”。之前承诺的 680 亿美元援助,实际到账能用上的才 320 亿,连一半都不到。那些运过来的武器,不少因为缺零件、不兼容,直接躺在仓库里积灰,德国承诺的 180 辆 “豹 2”,最后只到了 52 辆,其中 12 辆还得返厂维修。 离谱的是,8 月以来,乌克兰西部 7 个军火仓库被俄军炸了个精光,2.3 亿美元的武器在转运时不翼而飞,最后居然在中东黑市上现身,援助成了 “竹篮打水”。 冬天一到,这场仗就更没法打了。乌克兰 68% 的天然气都得从匈牙利、斯洛伐克买,而这些气其实是俄罗斯转售的,价格却贵了 30%,现在连这笔钱都凑不齐。 让人揪心的是粮食问题。现在燃料不够,乌克兰明年的春播面积直接少了 22%,化肥也缺了快一半,到时候粮食收不上来,不仅老百姓要挨饿,国家的粮食出口也得崩盘,经济彻底没了指望。 而俄罗斯一边炸着乌克兰的能源,一边稳着自己的军工和粮食生产,越拖越从容,完全没了后顾之忧。 等冬天的严寒把民生逼到绝境,等西方的援助彻底跟不上,乌克兰就算想打,也没了打下去的资本。这盘 “以时间换空间” 的棋,俄罗斯下得又稳又狠,越拖,对它就越有利,这局面对乌克兰来说,已经越来越被动。  

0 阅读:34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