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把对中国的关税从145%降下来了,结果却发现中国客户没了,根本就没回来,可把

修竹崽史册 2025-11-10 10:36:46

美国把对中国的关税从145%降下来了,结果却发现中国客户没了,根本就没回来,可把美媒给愁坏了,都纳闷中国客户跑哪儿去了呢?而美国还在大量补货呢!   本来美方把对中国商品的综合税率推到145%那会,摆明是要掐断供应链依赖,可转眼2025年5月就签协议降到30%,还只维持90天观察期。   协议里美方承诺暂停对等关税24%那一块,只留10%执行一年,同时把芬太尼相关关税从20%砍到10%,豁免期直接延到2026年11月。   表面看是给橄榄枝,实际是发现库存告急,零售商扛不住成本转嫁,消费者已经开始为7月核心通胀多掏腰包。   降税消息一出,美方企业以为中国工厂会立马回流订单,可现实呢?生产线早调整完毕,订单簿上新名字来自东南亚、拉美、欧洲,甚至非洲新兴市场。   中国这边根本没闲着,高端制造链条越拉越长,韧性指数第二季度就显示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这些拳头产品出口交货值年年破70%占比,2023年直接站上72.84%,汽车整车出口量还首次超日本。   供应链韧性不是空话,国家层面推“一业一策、一链一策”,企业层面数字化转型跑出加速度,长三角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营收一年涨6.1%,企业数破4万家。   美方以为卡住关键矿物就能逼中国就范,结果中方直接暂停镓锗锑石墨对美出口管制,同时给全球其他买家开绿灯,许可证批得飞快。   这一松一紧,等于告诉全世界:中国供应链不只一条路走,谁合作顺畅谁就优先供货。   11月初消费者信心指数跌到50.3,创三年多新低,各个收入群体全都喊贵,黑五购物季调查显示,四分之一美国人只买食品杂货和洗护用品,84%消费者压根不信零售商的“先涨后折”把戏。   关税降了,货架价格却没跟上降,因为供应链切换成本高,中间商宁可吃库存也不愿冒险重新签中国工厂。   美媒愁的是,中国客户不是“跑路”,而是升级了朋友圈:东南亚建厂、印度扩线、欧洲合资,中企带着技术、资金、标准一起出海,全球市场份额不降反升。   美方补货心切,大豆采购协议里中国承诺2025年后三年每年至少2500万吨,可这只是农产品层面,工业品订单早被新伙伴分走大半。   美国这波操作最大误判在于把贸易想成零和博弈,以为关税大棒一挥,中国企业就会跪着回来。 事实证明,全球产业链重构早把中国推到枢纽位置,完备工业体系加上政策连续性,让企业有底气选边站。   美方政策朝令夕改,企业算账时只能多留一手,中国工厂自然把产能倾斜给稳定买家。   供应链韧性说白了就是选项多,谁给确定性谁得订单,美方现在补仓库、压通胀、稳就业,三头都要顾,关税再降也换不回时间窗口。   你怎么看?

0 阅读:51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2

用户10xxx32

2
2025-11-10 14:59

你专门点醒美国人的吗?

猜你喜欢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