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为何美国债务高达37万亿美元,还能养得起11艘航母?其实我们都被骗了,美

韫晓生 2025-11-10 10:54:31

[太阳]为何美国债务高达37万亿美元,还能养得起11艘航母?其实我们都被骗了,美国债务37万亿已不是天文数字,是宇宙数字。一个国家欠的钱快赶上全球GDP的四分之一,居然还稳稳当当地在全球撒军舰,特别是那11艘核动力航母,一艘一艘地往你家门口晃,谁看了不觉得魔幻?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白玉京:1万亿美元军费,美国出得起吗,打算怎么花?)   这份魔幻背后绝非简单的财政失衡,而是美国精心构建的霸权体系在支撑,其运作逻辑既依赖全球经济格局的红利,也暗藏着不可持续的深层危机。   美元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在外汇储备中占比仍高达 57.7%,全球 60% 的外汇储备和 80% 的贸易结算都得用它,这让美国有了 “印钞偿债” 的特权。   美国随便发点国债就能从全球搞到钱,把债务风险甩给持有美元储备的国家和机构,每年靠超发货币、发国债搞的“隐形征税”就有 5000 亿美元. 这些钱成了军事开支的重要来源,让美国负债累累还能养得起庞大的航母舰队。   盟友体系帮忙分摊成本,进一步减轻了美国的财政压力。美国用 “安全承诺” 绑住全球盟友,借着驻军、军事合作的名义收 “保护费”,把部分军事开支转嫁给盟友。   日本每年要掏约20 亿美元承担美军驻日费用,韩国不仅给钱,还为美军提供军事基地和后勤保障,北约成员国更被要求把国防开支提到GDP的2%,这些钱间接补贴美国航母部署和军事行动。   更关键的是,盟友提供的海外基地网络,让美国航母不用频繁回本土补给,大大降低了部署成本,能在全球热点地区一直待着,形成 “债务全球分担,霸权美国独享” 的局面。   军工复合体的良性循环,也给美国维持航母规模添了经济动力。军工企业在美国经济里分量很重,2019到2023年,美国全球武器出口份额涨到 42%,成了全球最大的武器卖家。   美国政府 90% 的对外援助资金,最后都会通过武器采购、军事合作流回国内军工企业。   11 艘核动力航母是军事技术的佼佼者,它们的研发和生产不仅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还帮美国军工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军事力量强了,又能巩固美国的全球影响力,美国再靠政治施压、军事威慑让盟友买美国武器,形成完整的闭环,航母舰队不只是军事工具,更是拉动经济、维持霸权的重要引擎。 先进军事技术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航母的运营成本。数据显示,“福特级”航母的船员比“尼米兹级”少约1200人,每年光人力成本就能省数亿美元,而且电磁弹射系统的维护周期是蒸汽弹射的3倍,长期运营开支也更低。   这种技术优势让美国不用大幅增加预算,就能维持航母舰队的作战能力,在高债务背景下还能保持军事威慑力。   美国政府在资源分配上的倾斜,是这一魔幻现象的直接原因。2025 财年,美国国防预算申请总额达到8952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可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预算却被大幅削减。   在美国政府看来,11 艘核动力航母不只是军事装备,更是维护全球霸权的核心工具。 就算 2025 年美国国债利息支出预计会达到1.2万亿美元,占联邦总支出的 17%,挤压了大量民生支出,美国政府还是要维持航母规模。   这种 “重军事、轻民生” 的政策,就是它高债务还能养得起航母的关键。   说到底,那 11 艘游弋在大洋上的航母,既是美国实力的顶峰象征,也是它被金融体系深度绑定的证明。   只是这种魔幻格局并非无懈可击,背后的危机正在不断累积。全球去美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美国的债务融资和军事开支造成了潜在威胁。   现在美元信用指数跌到了 35 年最低点,沙特等石油出口国宣布接受人民币结算,不少国家开始减少美元储备、用本币结算,这意味着美国靠美元霸权转嫁债务风险的空间越来越小。   加上债务利息不断上涨,侵蚀着美国的财政空间,要是未来美元信用再下滑,美国可能会面临国债发行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的问题,到时维持11艘航母规模的财政基础就会受到严峻挑战。   国际社会对美国高债务和军事霸权的担忧也越来越深,批评声不断,虽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应对策略,但去美元化进程加快、区域安全合作加深,正在慢慢削弱美国的霸权基础。   美国37 万亿美元债务下的 11 艘航母,既是霸权的象征,也是难以承受的负担,等美元霸权的红利逐渐消失,这场看似魔幻的霸权游戏,终将迎来无法回避的结局。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