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欧洲发达国家的工资,基本可以达到5000欧元,甚至更高,而现如今,很多欧洲发达国家的工资,也就只有1000~3000欧元,有些地方甚至只有几百欧元。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说起欧洲打工人的工资变化,真是让人唏嘘不已,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德国汽车厂的工人随便一个月就能拿4500到5500欧元,法国巴黎周边的技工起薪5000欧元起步,瑞典制造业工人轻松破6000欧元。 那时候拿着这份工资,买房买车不在话下,周末还能开车去地中海度个假,可现在呢? 德国制造业工人平均也就3600欧元毛收入,扣完税到手2800左右,法国降到3000欧元,意大利西班牙更惨,只有2000多欧元,东欧那边的波兰匈牙利,平均工资才1500欧元,保加利亚的法定最低工资甚至只有551欧元一个月。 这落差大得吓人,背后藏着好几个致命问题,最直接的冲击来自全球制造业格局的剧变,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涌入欧洲市场。 欧洲央行的报告显示,光是容易受影响的行业就流失了超过20%的工作岗位,纺织、电子、汽车零部件这些领域受创最重。 德国工业联合会统计发现,从2010年到2023年,制造业工资增长率从每年4%直接掉到1.5%,为什么?因为企业利润被压得死死的,根本没钱给员工涨工资。 就拿德国汽车行业来说,以前靠出口吃饭的岗位,现在得面对中国电动车品牌的低价竞争,工人薪水从5000欧元一路跌到3200欧元。 能源成本飙升更是雪上加霜,欧洲的电价本来就不便宜,2024年工业用电平均每度要0.199欧元,家庭用电更贵,达到0.245欧元。 对比一下中国,工业电价才0.082欧元,家庭用电0.084欧元,差了将近三倍,欧盟企业光是能源开支就比中国企业多花一倍以上。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天然气供应出了大问题,欧洲电价一度飙到每度0.4欧元,不少家庭直接破产,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很扎心,2023年能源支出已经占到家庭总支出的15%,比2010年整整翻了一倍。 更要命的是,工资降了,生活成本却一点没少,欧洲超市里一公斤鸡肉要3.5到5欧元,在柏林或者巴黎吃个快餐鸡腿汉堡得花4欧元。 中国这边呢,街边小店一斤鸡腿10块人民币都不到,折合成欧元才1.3块钱,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欧盟的食品价格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20%,卢森堡和丹麦更是高出25%以上。 一个欧洲普通家庭每个月光买菜就得花500欧元,中国同等消费水平只要2000人民币,换算过来也就270欧元,差了快一倍。 电费账单更让人心疼,欧洲家庭平均每月电费要100欧元,中国同样的用电量只需要70块人民币,也就10欧元出头,为什么差这么多?欧洲严重依赖进口天然气,地缘政治一波动,价格立马蹿上天。 中国有充足的煤电水电做基础,成本控制得稳稳当当,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欧盟批发电价达到每兆瓦时90美元,比2024年涨了30%,中国电价预计稳定在每千瓦时0.135美元,波动很小。 欧洲自身的经济问题也不容忽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欧元区经济就像踩了急刹车,一直没缓过劲来,企业不敢投资,市场没活力,劳动力市场自然疲软。 欧洲的产业结构又偏传统,钢铁纺织这些老行业占大头,可全球都在搞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时候,欧洲没跟上节奏。 别的国家用智能机器人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欧洲工厂还在用老办法,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弱,很多制造业企业只能把工厂搬到成本更低的地方,本土制造业就这么一点点萎缩了。 人口老龄化也在拖后腿,退休的人越来越多,干活的人越来越少,养老金支出压得政府喘不过气,想给员工涨工资,又得保福利,根本顾不过来。 部分国家的移民政策没规划好,大量低技术劳动力涌入,基础岗位供大于求,工资被硬生生压低。 西班牙意大利的年轻人最有体会,好多人月薪才1000欧元左右,光房租就占了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剩下的钱刚够糊口,根本谈不上生活品质。 从上世纪90年代动辄五六千欧元的高薪,到现在勉强过千的窘境,欧洲打工人的钱包缩水速度比谁都快。 经济停滞、产业外迁、能源危机、通胀侵蚀,这些问题叠加在一起,把曾经让人羡慕的“欧洲梦”打得粉碎,想重回高薪时代,欧洲得解决的问题还有一大堆。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