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当年申请国名其实耍了小心机,本来挨着广西,他们一直有野望,想通过歪门领有两广

如梦菲记 2025-11-10 15:43:12

越南当年申请国名其实耍了小心机,本来挨着广西,他们一直有野望,想通过歪门领有两广。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802年越南阮朝刚统一全国,阮福映就迫不及待派使臣去北京办一件事,要求清朝册封他为“南越国王”,表面看只是换个国号,实际上这里面门道多着呢。   当时中越是宗藩关系,越南的正式国号得清朝批准才算数,清朝管越南叫“安南”,这名字用了几百年,可阮福映偏偏看不上,非要叫“南越”。   他的理由是自己统一了安南全境和越裳旧地,应该用更体面的国号,听起来挺有道理,嘉庆皇帝为啥当场就翻脸了呢?   问题就出在“南越”这俩字上,秦朝末年赵佗建的南越国,地盘可不是现在越南那点地方,整个广东、广西、海南,加上越南北部都在里头,国都就设在广州。   阮福映占的地方就越南那块,却想叫“南越”,这不是明摆着要把两广也算进自己势力范围吗?   嘉庆皇帝在批复里写得清楚,说阮福映“名实既不相符,体制犹为未协”,翻译过来就是你就那么点地盘,凭啥用这么大的名号?   更重要的是,两广可是清朝的地盘,怎么能让藩属国用这种含糊不清的名字?万一将来他们拿历史说事,说自己继承了南越国疆域,要收复“故土”,那不是找麻烦吗?   越南使者郑怀德在广西跟巡抚孙玉廷来回掰扯好几个月,越南那边态度强硬,说不让用“南越”就不接受册封。   清朝这边也不松口,两广边境都开始调兵,气氛搞得很紧张,阮福映刚打完仗国内还没稳住,清朝的册封对他巩固政权至关重要,可他在国号问题上死磕到底,图的是什么?   往前翻历史就更能看出端倪,秦朝设象郡的时候,广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本来就是一个行政区,唐朝虽然在越南设了安南都护府,但两地山水相连,来往密切。   宋朝时候越南李朝就不老实,李乾德带兵打邕州,围城四十多天,城破后屠杀五万多百姓,这就是历史上的“邕州之难”,早就暴露了他们盯着广西的心思。   嘉庆不是迂腐的人,他知道硬拒绝会把关系闹僵,毕竟当时清朝还指望阮福映帮忙对付南海海盗。   最后广西巡抚想了个妙招,把“南越”倒过来改成“越南”,这招太绝了,既保留了“越”字给阮福映留足面子,又明确圈定了范围,你就是百越之南那块地方,别往北边想。   1804年清朝使臣正式南下册封,阮福映心里肯定不痛快,但没办法只能接受,不过他们并不甘心,对外用“越南”应付清朝,对内自己改叫“大越南”,后来又改成“大南”,直到二十世纪才被迫正式用回“越南”。   这一系列操作说明什么?就是心里一直没放下那份野心,看看阮朝后来的所作所为就更清楚了。   1811年刚稳住国内,阮福映立马派一万三千大军冲进柬埔寨,打着帮人平乱的旗号把大半个柬埔寨控制住了。   1827年老挝那边出事,阮朝又派兵过去抢地盘,虽然打输了,却趁机把老挝边境几个小邦都划进自己版图,对西边国家都这么贪,紧挨着的两广他能不动心思?   这事还牵出个副产品,为了跟越南的“越”字区分开,广东后来专门用了个“粤”字当简称,这字本来没啥特殊含义,就是跟“越”同音才拿来用的。   现在广东车牌上的“粤”字,追根溯源就是因为当年这场国号之争,要是嘉庆当时干脆不让越南用“越”字,今天粤B粤A那些车牌说不定就是另一个字了。   说到底,阮福映申请“南越”国号就是在打歪主意,他想借古代南越国的历史给自己壮声势,更想把两广跟自己扯上关系。   越南挨着广西,地理上占便利,要是国号再搞得含糊不清,往后不管是煽动民心还是制造摩擦,都能拿“历史渊源”当借口,嘉庆把两个字一倒,直接断了这条路,这一手改得实在高明。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0 阅读:1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