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28年,蒋介石急令范石生逮捕朱德。谁料,范石生却当着朱德、陈毅的面,把告密者丁煦击毙,并给老蒋发了电报:“十六军查不到朱德。” (信源:人民网党史频道 ——《朱德转战粤北》 ) 要弄明白这事儿的来龙去脉,得先说说范石生和朱德的渊源。两人早在上世纪初就认识,都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是同窗也是战友。 后来朱德参加革命,南昌起义后部队遭遇挫折,人数从万余人减到只剩几百人,弹药、粮食都快见底,处境特别艰难。 1927 年底,朱德带着部队辗转到广东韶关,走投无路时,想到了时任国民党第十六军军长的范石生。 范石生当时驻守韶关,手里有兵有粮,但他对蒋介石的独裁早就不满。听说朱德来了,他没犹豫,偷偷派人把朱德、陈毅接到自己的军部。 见面时,范石生握着朱德的手说:“玉阶(朱德字玉阶),你我是兄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不仅给部队补充了弹药、军装,还把朱德的部队编为第十六军第四十七师第一四〇团,让他们能暂时隐蔽休整,这才有了后来湘南起义的基础。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1928 年初,蒋介石的特务查到了朱德部队的踪迹,立马给范石生发了急电,措辞严厉:“速将朱德部缴械,逮捕朱德、陈毅,解送南京,不得延误!” 电报刚到,十六军里一个叫丁煦的参谋就跳了出来,主动请缨去抓朱德,还拍着胸脯说 “保证完成任务”—— 他以为这是讨好蒋介石的好机会,却没料到自己踩进了鬼门关。 丁煦带着几个亲信,气势汹汹地闯到朱德的住处,刚要下令动手,范石生就带着卫队赶来了。 当时朱德、陈毅正和范石生商量部队转移的事,看到丁煦带人来,屋里的气氛瞬间凝固。丁煦见范石生来了,还以为是来帮自己的,忙喊:“军长,我奉蒋总司令命令,来逮捕朱德!” 谁知道范石生脸一沉,指着丁煦的鼻子骂:“你好大的胆子!朱德是我请来的朋友,也是国家的人才,你敢动他?” 丁煦还想辩解,说 “这是蒋总司令的命令”,范石生没等他说完,掏出手枪 “砰” 的一声,丁煦当场倒地。 屋里的人都愣住了,朱德上前一步想劝,范石生却摆了摆手,对卫队说:“把尸体处理了,谁再敢提抓朱德,就是这个下场!” 随后,范石生提笔给蒋介石回电报,只写了短短一句:“十六军遍查各部,无朱德其人,恐系情报有误。” 就这么轻描淡写地把事儿压了下去。 但他知道,蒋介石不会善罢甘休,连夜给朱德送了一批银元、弹药,还派了向导,嘱咐他:“此地不宜久留,你们尽快转移,以后有难处,还来找我!” 这里得给大家科普个历史背景:1928 年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候。蒋介石到处捕杀共产党人,不少国民党内部的开明人士,要么被迫妥协,要么被排挤打压。 范石生作为国民党军长,公然保护共产党将领,还击毙蒋介石的 “眼线”,一旦暴露,不仅自己会掉脑袋,整个十六军都可能被解散,这份风险他比谁都清楚。 可范石生从没想过退缩。后来有人问他 “怕不怕蒋介石报复”,他笑着说:“我范某人行事,只讲良心,不讲派系。朱德是为国家、为百姓做事,我不能害他。” 果然,没过多久,蒋介石就以 “通共” 的罪名撤了范石生的军长职务,还派人监视他的行踪。但范石生一点不后悔,后来干脆离开了国民党军队,回到云南老家,靠行医为生。 而朱德带着部队,按照范石生的建议,顺利转移到湘南,发动了湘南起义,部队人数扩大到上万人。 1928 年 4 月,朱德带着部队上了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朱毛会师”—— 谁能想到,这次改变中国革命走向的会师,背后竟藏着范石生的一份生死相托。 后来朱德在回忆录里多次提到范石生,说:“在最困难的时候,是石生帮了我们一把,他是个讲义气、有良知的人。” 建国后,朱德还专门派人去云南找范石生,想邀请他来北京,可遗憾的是,范石生在 1939 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没能等到这一天。 现在再回头看 1928 年的那个瞬间,范石生击毙告密者、给蒋介石发 “查不到” 电报的举动,绝不是一时冲动。 他心里清楚,自己赌上的是前途和性命,但在 “服从命令” 和 “坚守道义” 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在那个黑白颠倒、人人自危的年代,这份勇气和情谊,就像黑暗里的一束光,照亮了革命的路。 你还知道哪些革命年代里“舍命相护” 的故事?如果当时你是范石生,面对蒋介石的命令,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一起缅怀那些在历史关键节点做出正确抉择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