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日大使乔治·格拉斯出来放话了!对于我们外交官的言论,11月10日,美国驻日大使乔治·格拉斯表示,中国驻大阪总领事无疑威胁了高市早苗。 中国的面具再次滑落,这样的的言论无疑威胁到了高市和日本人民。 很显然,美国驻日本大使无疑是一屁股坐到了日本那一边。 这种毫无掩饰的站队,压根不是什么突发奇想,而是美日之间早就绑好的利益链条在起作用。 先得说清楚,高市早苗本身就不是什么“无辜角色”,10月30日刚跟中方表态要遵守日中联合声明里的一中原则,转天就在APEC峰会期间跟台当局人员会面,还在社交平台发照片时用了“总统府资政”这种明显触碰红线的错误称谓,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言行不一,而是赤裸裸的挑衅。 中国驻大阪总领事的回应,不过是把道理摆到明面上,怎么到了格拉斯嘴里就成了“威胁”?这双标的尺子未免也太歪了。 要理解格拉斯的立场,就得先看看美日这两年的捆绑有多紧。 那个叫“四方安全对话”的机制,也就是美日印澳搞的QUAD,早就从以前的空架子变成了实打实的对华包围圈。 截止到2024年9月,四国领导人已经开了4次面对面峰会,2024年那次在美国威尔明顿开的会,法新社都直接说了,第一个议题就是针对中国,会后还宣布2025年要搞四方海岸警卫队联合巡航,说白了就是想在印太海域给中国找麻烦。 2025年7月的外长会更直接,干脆启动了关键矿产倡议,摆明了要在资源领域卡脖子。 美国把日本当成印太战略里最关键的支点,格拉斯作为驻日大使,自然得把日本的“诉求”当成自己的任务,哪怕对方理亏,也得硬着头皮站台。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自己才是玩“威胁外交”的老手,却有脸给中国扣帽子。 去年10月在伦敦的国际海事组织会议上,美国官员直接凑到小国代表耳边威胁,说要是敢支持全球航运净零排放框架,就让他们的货船在美国港口被刁难,官员家属的签证都能给拒了,甚至还发了书面照会,白纸黑字写着要加征关税、提高港口费。 那些太平洋岛国本来就面临海平面上升的生存危机,却被美国逼得在气候议题上低头,英国《金融时报》都忍不住骂这是“流氓外交”。 对比之下,中国外交官不过是对挑衅行为提出严正警告,格拉斯就喊“威胁”,这简直是拿着放大镜找别人的问题,却把自己的霸凌行径当成看不见。 再看看高市早苗的过往,就更能明白格拉斯的表态有多荒唐。 这位有“女版安倍”之称的日本极右翼政客,2022年就喊过“台海有事即日本有事”,2025年4月还偷偷窜台,想推动“日台敏感情报共享”,更别说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这些破事了。 这么一个长期跟中国对着干的人,搞出违背一中原则的操作后,中方正常表达不满,美国大使反而跳出来护着,这哪是讲公理,分明是看菜下碟——只要是跟美国一条线的,再出格的行为都能被洗白,只要是中国说的话,再合理也能被抹黑。 美日之间的利益绑定早就深入骨髓,美国需要日本在亚太当“前哨”,日本则想借着美国的势力搞扩张,这种互相利用的关系,让美国驻日大使的立场从一开始就定死了。 2024年四方峰会的联合声明,明明没点名中国,却拐弯抹角指责“南海的胁迫行动”,这种话术跟格拉斯现在说的如出一辙,都是把脏水往中国身上泼,同时给盟友站台。 说白了,格拉斯的言论根本不是什么个人判断,而是美国对华战略的标配动作,先找个由头指责中国,再巩固跟盟友的关系,顺便给“印太战略”添点燃料。 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喊着“自由开放”,一边却在搞封闭的小圈子。 中国外交部早就说过,这种集团政治只会破坏地区稳定,但美国压根听不进去,反而变本加厉地跟日本勾连。 从2017年特朗普提出印太战略开始,美国就把QUAD当成对抗中国的核心工具,拜登政府更是把峰会从部长级升级到领导人级,合作领域从安全延伸到资源、基建。 在这种大背景下,格拉斯要是不站日本那边才奇怪,毕竟他的饭碗本质上就是为美日同盟服务的,至于事实真相、外交礼仪,在利益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说,格拉斯跳出来指责中国,根本不是什么“主持正义”,就是一场早就排练好的戏码。 高市早苗的挑衅是引子,美日的战略捆绑是底气,美国自己的双重标准是遮羞布,几样东西凑在一起,就有了这通颠倒黑白的表态。 毕竟在美国的算盘里,只要能遏制中国,偏个架、说句瞎话根本不算什么,只不过这吃相也太难看了点,连基本的外交体面都懒得维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