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解放军师长刘炳彦去北京饭店吃饭,突然看到一个服务员举止异常,还有些眼

阿皮历史库 2025-11-11 10:46:41

1949年,解放军师长刘炳彦去北京饭店吃饭,突然看到一个服务员举止异常,还有些眼熟,他想了想,说:“这人是特务,抓起来!”     1949年的北平刚褪去战火硝烟,却藏着看不见的暗涌。     北京饭店作为接待军政要员和筹备全国政协会议的核心场地,岗哨密布,进出都要经过层层核查。     解放军205师师长刘炳彦这天和华北军区作战处长唐永健相约在此谈工作,刚踏入大堂,目光就被服务台后一个身影吸引。     那人戴着眼镜,走路略微跛脚,给客人递东西时动作僵硬,眼神还总不自觉地瞟向饭店里的重要人物,透着一股与服务员身份不符的紧张。     刘炳彦觉得这人莫名眼熟,脑海里飞速闪过无数张面孔,一个尘封的名字渐渐清晰。     这个在安保严密的北京饭店里工作的人,为何举止如此反常? 刘炳彦可不是普通的军人,他出身书香门第,早年是北京大学的学生,“一二·九”运动中走上街头呐喊,卢沟桥事变后毅然投笔从戎。     多年的战斗生涯,从冀中平原的反“扫荡”到平津战役的炮火,让他练就了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哪怕是细微的反常都逃不过他的注意。     而1949年的北平,局势远比表面平静更复杂。     国民党败退时留下了上万个特务,平均每80个市民中就有一个潜伏者,他们乔装成商贩、工人甚至公职人员,伺机破坏即将召开的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     北京饭店作为重要场地,更是特务们觊觎的目标,虽然外围有武装巡逻,内部有老兵守卫,但敌人还是想尽办法钻空子。     那个让刘炳彦起疑的人,正是饭店的经理马学刚。     随着记忆的拼凑,刘炳彦想起,这人曾是1941年冀中十分区的参谋,当年在霸县一同抗击日军。     马学刚当年作战勇猛,却在一次战斗中腿部受伤致残,后来以抚恤金太少为由,偷偷投靠了日军,还曾假惺惺救出被俘的八路军将领朱占奎,转头就向日军告密。     日本投降后,他又摇身一变,成了军统的骨干特务。     刘炳彦越想越确定,眼前的人就是这个叛徒,他能混进北京饭店,绝不可能只是为了一份经理的工作。     为了不打草惊蛇,刘炳彦不动声色地示意随行警卫,同时让唐永健联系警卫团团长刘永辉。     当时负责安保的几位将领外出,无法及时请示,唐永健深知夜长梦多,果断下令实施抓捕。     当警卫们上前控制马学刚时,他还试图狡辩,但看到刘炳彦坚定的眼神,很快就蔫了下来。     审讯的结果让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马学刚不仅是军统安插在北京饭店的特务头子,手里还握着37人的潜伏名单,这些人分布在多个重要部门。     他的计划更是恶毒,准备在政协会议期间,在饭店的食品和茶水中投毒,足以毒死整座饭店的人,此外还在宿舍枕头里藏了伪装成肥皂的炸药,打算在开国大典时破坏天安门的供电系统。     这起案件惊动了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他亲自督办后续工作。     北京饭店立刻全面升级安保,所有工作人员重新审查,无论职务高低,进出都必须出示证件并签名登记,厨房实行双人值班,食品茶水由专人全程负责,还制定了“三护一”的应急方案。     顺着马学刚提供的线索,全市展开了拉网式清查,多个潜伏特务组织被连根拔起,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破坏阴谋。     开国大典后第三天,罪大恶极的马学刚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1 阅读:721

猜你喜欢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